[实用新型]一种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328.0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21/31;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小板 功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由检测仪和检测卡两部分构成;检测仪包括分离‑检测盘、驱动电机和检测单元;分离‑检测盘上设有一个以上检测卡位,分离‑检测盘由驱动电机带动做旋转运动,对检测卡位上的样本与试剂混匀、分离和检测;检测卡位上设置检测卡,所述检测卡内分隔为两个以上的内腔池,各内腔池间分别由横截面积为各池内腔最大处横截面积60%以下的狭窄通道连接,所有内腔池均单通道串联顺序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与专门配套设计的检测卡配合下,完成对全血血样与试剂混合反应、分离和检测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小板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控制血小板功能是目前最普遍和常用的血栓防治方法。然而,由于各患者个体差异及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目前现行的给所有患者都“标准化”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方式在临床上显现出明显的问题:或不能有效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或由于过量导致患者发生出血危害。而近10余年研究确认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因此在血栓防治中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十分重要,是实现血栓精准防治和提高血栓防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尽管血小板功能检测已有五十余年历史,但现有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准确性差、速度慢、无法高速大批量检测。比如光学法是使用历史最长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样本检测需要反复离心,并需要人工操作分离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操作极为繁琐,而且由于样本检测前操作环节过多常常导致血小板在检测前发生活化。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直接对全血中血小板聚集变化进行检测的血小板功能仪,但由于在一般临床血样中红细胞数量远远多于血小板,而且红细胞的体积也远远大于血小板体积,因此其对血小板功能检测信号弱。近年来国内外公布的多个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的临床试验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检测仪和检测卡两部分构成;
检测仪包括分离-检测盘、驱动电机和检测单元;分离-检测盘上设有一个以上检测卡位,分离-检测盘由驱动电机带动做往复和单向旋转运动,对检测卡中样本进行混匀、分离、检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源发射器和接收器;
检测卡位用于装载检测卡及对照卡,所述检测卡及对照卡结构相同,卡内由狭窄的连接通道分隔为两个以上的内腔池,各内腔池间分别由横截面积为各内腔池最大处横截面积60%以下的狭窄通道连接,所有内腔池均单通道串联顺序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检测方便:直接使用全血,检测过程自动分离红细胞、白细胞后对血小板进行检测,免除了其它细胞的干扰;(2)可检测任何血小板受体功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3)检测快速既可适合少量样本床旁检测,也可适合大量样本批量快速检测;(4)检测过程中有效排除检测卡及样本原因导致的差异,可以更好确保检测结果质量;本方法仅无需人工参与仪器自动完成血样与试剂的混匀反应、分离血浆和准确检测样本中血小板含量及由于诱聚剂刺激导致的血小板活化,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而且排除了血样中红细胞、检测卡差异可能导致的检测误差;(5)该检测方法还可以有效监控样本质量,可排除由于样本中血小板功能在检测前活化聚集导致的检测结果错误;(6)试剂耗材消耗量少,废弃物少;(7)仪器结构简单,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仪器构成示意图。图中:1、控制单元;2、显示器;3、驱动电机;4、分离-检测盘;5、检测单元;6、打印机;7、检测单元的光源;8、检测单元的信号检测器;9、装载于分离-检测盘上的检测卡。
图2-1为水平盘结构的仪器分离-检测盘俯视示意图。
图2-2为仪器分离-检测盘及检测卡位置示意图。图中10为检测卡可调固定装置;11、为检测卡固定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柯伦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