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驱动及油井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244.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江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孙青松 |
地址: | 061699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驱动 油井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泵驱动及油井加热装置,包括内管和套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内外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内管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抽油杆或者抽油杆连接杆,所述内外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螺栓和下螺栓,所述上螺栓的上面设有用于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接头,所述下螺栓的下面设有活塞杆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助于减少抽油杆失效,且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含蜡井和斜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泵驱动及油井加热装置,属石油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石油开采设备,主要包括地面抽油机、抽油杆(或称抽油杆柱)和抽油泵组成,抽油泵位于油管的下端,其工作动件(柱塞或泵筒)通过抽油杆连接地面抽油机,由地面抽油机通过抽油杆带动其工作动件上下运动,将油沿油管提升出来,其中抽油杆是抽油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由于现有技术要求抽油杆具有从地面延伸到油管底部的长度,且不同部位的受力和运动方式复杂,抽油杆强度是制约下泵深度和排量的主要因素,抽油杆失效是有杆抽油系统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石油开采还涉及含蜡原油的开采和斜井开采,其中含蜡井需要清洗及药物辅助或电热等辅助设施才能正常开采,使开采成本,斜井会造成了油杆或油管偏磨损坏,严重时偏磨造成躺井重新作业,造成人力物力浪费。由此导致现有采油设备难以很好地适应于这些油井,需要设置若干相应的辅助设备,导致采油成本明显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泵驱动及油井加热装置,这种装置有助于减少抽油杆失效,且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含蜡井和斜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泵驱动及油井加热装置,其包括内管和套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留有构成介质通道的环形间隙,所述内管内设有与其内壁滑动且密封配合的活塞,由此使得所述内管和所述活塞组成液压缸结构,所述内管构成与所述活塞配合的缸筒,所述活塞将所述内管的管腔(管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的体积(或轴向尺寸)随所述活塞的上下运动而变化,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下端设有下螺栓,所述下螺栓呈不等径的柱形,设有内管连接段和外管连接段,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下端分别旋接在所述下螺栓的内管连接段和外管连接段的外侧,可以通过下螺栓侧面上的环形阶台结构实现对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在下螺栓上最大旋进程度的限位,所述下螺栓设有轴向的中央通孔,并设有一个或多个径向通孔,所述下螺栓的径向通孔的内端口连接其中央通孔,外端口位于其内管连接段和外管连接段之间,连通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间隙,所述活塞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下螺栓的中央通孔,其下端连接有抽油杆或者抽油杆连接杆,所述活塞杆可以与所述抽油杆连接杆采用一体结构,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或者相互焊接,所述下螺栓的下面设有活塞杆密封装置,用于实现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间隙的密封,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上端设有上螺栓,所述上螺栓呈不等径的柱形,设有外管连接段,所述外管的上端旋接在所述上螺栓的外管连接段的外侧,可以通过上螺栓侧面上的环形阶台结构实现对所述外管在上螺栓上最大旋进程度的限位,所述上螺栓的下端面与所述内管的上端端口压力接触,通过这种固定方式,可以实现了对内管的装配,避免因外管遮挡或在内外管下端旋接到位后,内外管不能同时在上螺栓上旋接的装配困难,所述上螺栓设有轴向的中央通孔以及一个或多个轴向的侧位通孔(所称侧位为不再轴线上的位置),所述上螺栓的侧位通孔的下端口连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由此,在本装置上形成了两条液压介质通道,一条主要由相互连通的所述内管的管孔、所述下螺栓的中央通孔和所述上螺栓的中央通孔组成,可称为第一介质通道,另一条主要有相互连通的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间隙与所述上螺栓的侧位通孔组成,可称为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的底部通过所述下螺栓上径向通孔连通,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管的管孔内,通过第一介质通道的上方接口输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介质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下腔体体积缩小,液压介质从第二介质通道的上方接口回流到液压动力系统,通过液压动力系统改变液压介质的流动方向,通过第二介质通道的上方接口输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介质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同时上腔体体积缩小,液压介质从第一介质通道的上方接口回流到液压动力系统,由此通过液压动力系统,可以控制和驱动抽油泵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江,未经刘世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施密特触发器的显示屏延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合式防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