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2190.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6 | 分类号: | D06B3/06;D06B15/00;D02G3/36;D02G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012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光 纱上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通过设计涂胶装置和上粉装置,可制备一种基于包芯纱的闪光纱。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闪光粉飞粉的问题,使得纱线本身具有闪光效果,增加产品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
背景技术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相结合,使之取长补短。现今,市场上也存在很多种类的包芯纱,如不锈钢纤维包芯纱、氨棉包芯纱等,各有特色。
传统的纱线为了达到色彩的多样性,都会经过染色工序,不论是“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生产方式,还是“先染色、后纺纱”的色纺纱生产方式,在经过染色工序后多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为了达到闪光的效果,有些织物在织造时会加入金银线,但色彩比较单一。如果能在纺纱时加入闪光粉,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还能增加纱线色彩效果的多样性。
但是,若直接在纺纱过程中加入闪粉,可能存在飞粉的问题,纱线表面无法吸附住闪光粉,且纱线外表若包覆过多闪光粉会影响罗拉的牵伸作用,除此之外,当飞尘较多时,生产车间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该装置克服了闪光粉飞粉的问题,使得纱线本身具有闪光效果,增加产品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芯纱辊通过导纱杆与涂胶装置相连;涂胶装置另一端连接上粉装置;上粉装置通过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与前罗拉相连。
所述涂胶装置内部储存有胶水。
另外,所述涂胶装置还可以包括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内部储存有胶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闪光纱上粉装置,芯纱辊通过导纱杆与上胶上粉装置相连;上胶上粉装置另一端连接风干装置;风干装置通过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与前罗拉相连。
所述上胶上粉装置内部储存有混有闪光粉的胶水。
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吹风管;吹风机通过气流导管与吹风管相连。
上述两种闪光纱上粉装置连接纺纱装置即可织出纱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闪光纱上粉装置制成的成纱,所述成纱为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和外包纱线;芯纱表面覆盖有闪光粉。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闪光粉飞粉的问题,使得纱线本身具有闪光效果,增加产品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纺纱示意图;
图4A和B为本实用新型的涂胶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干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成纱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芯纱在传输至前罗拉前,经过“涂胶”和“上粉”两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2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缝纫机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塑胶跑道开炼机橡胶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