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0537.X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罗登;盛迎接;代云启;唐世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5D23/20 |
代理公司: | 34124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编码 透镜 热电制冷器 温度传感器 相干光源 激光管 光源 本实用新型 保偏光纤 集成化 电子学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测试光纤 分立元件 输出光纤 减小 贯穿 应用 | ||
1.一种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1)、电子学接口(2)、光源IC裸片(3)、温度传感器(4)、激光管(5)、透镜(6)、偏振编码光学IC(7)、热电制冷器(8)、保偏光纤(9),电子学接口(2)置于外壳(1)上,光源IC裸片(3)、温度传感器(4)、激光管(5)、透镜(6)、偏振编码光学IC(7)、热电制冷器(8)放置于外壳(1)内,热电制冷器(8)位于光源IC裸片(3)、温度传感器(4)、激光管(5)、透镜(6)、偏振编码光学IC(7)的下方,所述保偏光纤(9)贯穿外壳(1),包括测试光纤(92)和输出光纤(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采用模块化的腔体结构,腔体与外壳(1)进行气体密封,腔体内填充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光源IC裸片(3)、温度传感器(4)、激光管(5)、透镜(6)、偏振编码光学IC(7)均置于一导热基板(12)上,导热基板(12)通过第一绝缘导热垫(13)与热电制冷器(8)的一面接触,热电制冷器(8)的另一面通过第二绝缘导热垫(14)与外壳(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板(12)是硅基板或者陶瓷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内所有光源IC裸片(3)之间的连接及其与电子学接口(2)之间的连接采用金丝键合的方式,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内的激光管(5)、透镜(6)、保偏光纤(9)这些光学元件之间连接采用空间耦合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还包含散热热沉(10),外壳(1)和散热热沉(10)采用一体化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热沉(10)采用锯齿状散热热沉或平板状散热热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光纤(9)外包裹有金属光纤(91),金属光纤(91)贯穿外壳(1),金属光纤(91)靠近外壳(1)外部的一段套有金属套管(9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偏振编码的集成化弱相干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IC裸片(3)包括激光器驱动IC1、激光器驱动IC2、译码IC、高速脉冲驱动IC及光强监控IC,温度传感器(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4),激光管(5)包括第一激光管(52)和第二激光管(54),透镜(6)包括第一透镜(62)、第二透镜(64)、第一输出透镜(63)和第二输出透镜(65),偏振编码光学IC(7)为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
激光器驱动IC1、激光器驱动IC2、译码IC及光强监控IC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子学接口(2),激光器驱动IC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温度传感器(42)的一端和第一激光管(52)一端,第一激光管(52)另一端通过第一透镜(62)耦合连接到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激光器驱动IC2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连接到第二温度传感器(44)的一端和第二激光管(54)一端,第二激光管(54)另一端通过第二透镜(64)耦合连接到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高速脉冲驱动IC的第一端连接到译码IC的第二端,高速脉冲驱动IC的第二端连接到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光强监控IC的第二端连接到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输出的测试光通过第一输出透镜(63)聚焦输出到测试光纤(92),用于偏振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同步光和信号光在诱骗态偏振编码光学IC内完成合束后输出,空间耦合进第二输出透镜(65)后聚焦到输出光纤(94)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0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