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结构及循环钞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8810.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张云峰;丁建强;刘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125 | 分类号: | G07D1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连杆机构 锁柱 回转锁 钞箱 固定件 驱动杆 上箱盖 铅封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连杆机构 旋转固定 垂直的 固定孔 锁结构 左传动 锁住 箱盖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结构,包括回转锁、传动连杆机构、锁柱,回转锁通过固定件一固定在循环钞箱的箱盖上,锁柱通过固定件二与循环钞箱的箱体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锁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驱动杆,所述传动连杆机构包括左传动连杆机构和右传动连杆机构,左、右传动连杆机构分别与相互垂直设置的驱动杆旋转固定连接,所述锁柱设有两个,左、右传动连杆机构分别与两个锁柱相配合,在回转锁的带动下,分别实现左、右传动连杆机构与两个锁柱的脱离和接触;锁住钞箱时,只需要合上箱盖,实现方式简单,且合上箱盖后,铅封固定孔即露出,方便安装铅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取款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存取款机芯中循环钞箱的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存取款机芯中,在进行存款操作时钞票从存取款机芯中的存款口放入钞票,钞票经过识别模块(BV),符合要求的钞票进入暂存模块,用户确认存款后,钞票由暂存模块进入循环循环钞箱。此外不符合要求的钞票返回存款口。在用户取款操作时,钞票从循环循环钞箱起经过识别模块(BV),进入取款口。
由上可知,循环钞箱在存取款机芯中起到储存收纳钞票的作用。并且当循环钞箱内的钞票被取完时,需要银行人员进行加钞操作或者更换为加满钞的循环钞箱。在循环钞箱运送过程中,需要在循环钞箱上设置有铅封装置,防止循环钞箱在运送过程中被人打开。并且为增加循环钞箱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设计一款安全的钞箱锁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应用于存取款机芯中循环钞箱的锁结构。其采用多连杆机构,循环钞箱打开时可由回转锁作为驱动机构,随着钥匙转动,带动连杆机构运动,最终打开锁结构。当需要锁住循环钞箱时,只需合上箱盖,即可触发钞箱锁结构。并且,本设计也可实现循环钞箱铅封的操作,使得只要打开钞箱锁结构,即会破坏钞箱的铅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锁结构,包括回转锁、传动连杆机构、锁柱,回转锁通过固定件一固定在循环钞箱的箱盖上,锁柱通过固定件二与循环钞箱的箱体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锁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驱动杆,所述传动连杆机构包括左传动连杆机构和右传动连杆机构,左、右传动连杆机构分别与相互垂直设置的驱动杆旋转固定连接,所述锁柱设有两个,左、右传动连杆机构分别与两个锁柱相配合,在回转锁的带动下,分别实现左、右传动连杆机构与两个锁柱的脱离和接触;所述右传动连杆机构上设有铅封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一与左、右传动连杆机构之间均设有拉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传动连杆机构包括摆动杆一、摆动杆二、摆动杆三,所述右传动连杆机构包括摆动杆四、摆动杆五、摆动杆六,两个锁柱分别是锁柱一和锁柱二,两个拉簧分别是拉簧一和拉簧二,拉簧一一端与固定件一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杆三连接,拉簧二一端与固定件一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杆六连接,两个驱动杆分别是驱动杆一和驱动杆二。
作为优选的,驱动杆一与摆动杆一、摆动杆一与摆动杆二、摆动杆二与摆动杆三、驱动杆二与摆动杆四、摆动杆四与摆动杆五、摆动杆五与摆动杆六之间分别两两相连,且相连处装有轴承,保证转动顺畅。
作为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三一端与拉簧一相连,另一端设有锁钩一和挡块,所述摆动杆二一端设有凸起一。
作为优选的,所述摆动杆六一端与拉簧二相连,另一端设有锁钩二,所述摆动杆五上设有顶杆。
一种循环钞箱,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锁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锁住钞箱时,只需要合上箱盖,实现方式简单,且合上箱盖后,铅封固定孔即露出,方便安装铅封。
2.打开循环钞箱时,钥匙旋转90度即可,打开方法简单,且随着箱盖的打开,铅封也会被破坏,使得银行人员方便快捷地识别循环钞箱是否被打开过。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钞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8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