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7376.9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南昌;周荣斌;雷作钊;叶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32 | 分类号: | F16H3/32;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力器 结构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和取力器,取力器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将取力轴单元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并与变速器的中间轴轴连接,带动取力轴单元转动。进而通过离合器与取力轴单元进行离或合操作,达到将取力轴单元上的动力传输至外部工作装置中。结合变速器使用时,通过输入轴输入动力,进而通过齿轮副的啮合将动力传输至输出轴上,同理中间轴也跟随着输出转动。而变速器可以通过切换式双离合器使用不同齿轮副的进行动力传输,同时也可以改变取力器的传输动力的大小,达到取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取力器(英文名为:Power Take Off,其缩写为:PTO),其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控制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低挡齿轮或副箱输出轴连接,将动力输出至外部工作装置,如举升泵等。本申请人于此篇申请文件之前申请过具有双向控制的离合器结构的变速器,因此在现有中没有该变速器加取力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解决申请人于在先申请的变速器结构中不具有取力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取力器结构,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所述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取力轴单元的另一端设置在离合器的离合端上,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用于和变速器连接传输动力,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用于和外部工作装置相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取力轴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外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离合器的活塞与摩擦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包括活塞单元、摩擦片组和离合器壳体;所述活塞单元套设在传动轴的挡板上,所述摩擦片组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所述活塞单元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所述离合器壳体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单元包括驱动活塞、执行活塞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驱动活塞与执行活塞之间,所述执行活塞套设于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执行活塞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壳体包括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所述离合器外壳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所述离合器外壳设置有内孔花键,所述离合器内壳设置有弹簧中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组包括摩擦片和钢片,所述摩擦片和钢片位于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之间,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外壳上,所述钢片设置在离合器内壳上,或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内壳上,所述钢片设置在离合器外壳上;所述摩擦片与钢片一一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取力轴单元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弹簧中心孔与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输出口与驱动活塞的活塞腔相导通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取力器结构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和取力器;所述取力器为上述的取力器结构;所述输入轴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对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的齿轮副或输出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的齿轮副进行离或合操作;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端面设置有内孔齿,所述取力器的传动轴的外齿与内孔齿相互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部工作装置,所述外部工作装置设置在取力器本体的输出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7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温大曲的混合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高效永磁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