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6779.1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由世俊;丁超;张欢;王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4D3/18;F25B30/02;F28C1/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锅炉 烟气 完全 余热 深度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部分、烟气‑空气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完全消白部分和压缩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其中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部分包括喷淋嘴、接水盘、烟气变径管;烟气‑空气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完全消白部分包括管壳式热管换热器、风帽、冷凝水溢流管;压缩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包括依次连接成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系统使用的是天然冷源室外冷空气,节约成本,两次换热将烟气降温降湿后达到排烟状态点,彻底达到了烟气完全消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了压缩式热泵技术,充分利用烟气回收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改气”政策的推行,低效高污染的小型燃煤锅炉逐渐被高效的热电联产和燃气区域锅炉集中供热方式所取代,以燃气为能源的供暖方式比例大幅增加。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缓解冬季雾霾问题,从提高热源效率出发,如何降低热源能耗,降低热源的污染排放量,且具有经济可行性,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当前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不但造成大量热能的浪费,而且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直接低空排放,形成白烟,不仅对附近住宅居民造成严重影响,也是导致雾霾的另一诱因(形成气溶胶),而且现有技术中多是针对其中某一部分进行改进,缺少相关的整套系统。
目前烟气消白是对于大型的集中排放的工业烟气处理的一种较新颖的处理流程,但是现有的烟气处理,对于烟气消白的处理效率较低,烟气除水消白的效果也往往不佳。
除此之外烟气的余热深度利用也十分的重要,现有的一些技术中往往都是对烟气较高温度的显热热量进行回收,没有进行烟气潜热的深度的余热回收,排烟温度仍然很高,从环保与能源技术角度来讲,我们尽可能回收最大烟气余热的同时保证完全消除白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50年代天津大学的一些学者就开始进行研究热泵技术,热泵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以一定的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为补偿将低位能源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装置。蒸汽压缩式热泵是以电能驱动压缩机机械作功,以蒸发器吸收烟气余热的热量,以冷凝器放出来的热量来供热提高热网回水温度。具有环保无污染物排放、节能等优点。如此,深度回收排烟余热、减少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进行完全消白将燃气锅炉供热系统节能问题彻底解决,这是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解决我国现有技术当中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不能完全消白以及存在大量的烟气余热被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部分、烟气-空气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完全消白部分和压缩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其中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部分包括喷淋嘴、接水盘、烟气变径管;烟气-空气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完全消白部分包括管壳式热管换热器、风帽、冷凝水溢流管;压缩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包括依次连接成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电动机,蒸发器中包括烟气回收余热的低温管道和制冷剂管道换热器,冷凝器中包括制冷剂管道和燃气锅炉回水管道换热器,锅炉回水管道经加热回到燃气锅炉。
所述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部分是将燃气锅炉中排放出的高温烟气沿烟气变径管道输送到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中,低温水从空腔体上部的水管的喷淋嘴喷出,烟气与水在空腔体重直接接触式换热,降低烟气的温度和湿度,空腔体下部设有接液盘,在换热过程中烟气的热量传递给水,热水从接水盘下部的水管流出与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相连接,烟气从空腔体上部的烟气出口排出,并且烟气出口与烟气-空气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完全消白部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6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型数字式通讯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直线运动机构及手术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