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6252.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9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龙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黄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包括具有径向通孔的黄鳝笼体、设在所述黄鳝笼体内的盛诱饵网盒以及和所述黄鳝笼体连接的笼具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鳝笼体包括前端部管、后端部管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管、后端部管之间中间伸缩管,所述中间伸缩管由伸缩软管制成,所述前端部管内设有多个内倒须,多个所述内倒须形成倒须口。该便于携带的黄鳝笼,通过黄鳝笼体的设置,黄鳝笼体为压缩软管塑料,可压缩可延展,在盛诱饵网盒内放入诱饵,黄鳝闻到香味后,进入黄鳝笼体内,黄鳝笼体具有延展性,可捕捉存放大量黄鳝,使得该装置具有能够折叠、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和捕获量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黄鳝笼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
背景技术
鳝笼,俗称毫子,是一种捕捉黄鳝的渔具,用竹篾制成,现代也有用塑料等制成,除黄鳝外,泥鳅、刀鳅和蛇等也能捕捉到,目前,人们在池塘、养鱼塘、大湖、大沟和水稻田沟等水中捕泥鳅黄鳝时,一般都是采用芦苇编织笼具或使用塑料条编织的笼具捕捉泥鳅黄鳝,芦苇编织的笼具与塑料条编织的笼具在捕捉泥鳅黄鳝时,储存空间小和入水深。
目前芦苇编织的捕泥鳅黄鳝笼具与塑料条编织的捕泥鳅黄鳝笼具存在着编织工艺复杂、笼具使用寿命短和储存空间小等缺陷,特别是笼具是芦苇编制,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出现破损,必须从新编制,该笼具不但编制复杂,费时费工,捕获量少,还存在无法折叠,携带不便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包括具有径向通孔的黄鳝笼体、设在所述黄鳝笼体内的盛诱饵网盒以及和所述黄鳝笼体连接的笼具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鳝笼体包括前端部管、后端部管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部管、后端部管之间中间伸缩管,所述中间伸缩管由伸缩软管制成,所述前端部管内设有多个内倒须,多个所述内倒须形成倒须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软管为塑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倒须端部设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上设有空心腔以及和所述空心腔相通的连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倒须包括和所述前端部管连接的根部板、和所述橡胶球连接的端部板以及设在所述根部板和所述端部板之间的形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形变板上设有上形变凹槽以及下形变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球上设有延伸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部管上螺接有
前部端盖,所述内倒须设在所述前部端盖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黄鳝笼,在携带的时候黄鳝笼体能够被压缩,以减少体积便于携带,而在使用的时候,其能够伸展开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黄鳝笼弯曲后形成“U字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黄鳝笼弯曲后形成“7字形”示意图。
图中:1、黄鳝笼体、101、前端部管;102、后端部管;103、中间伸缩管;2、盛诱饵网盒;3、笼具盖;4、内倒须;5、橡胶球;6、橡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龙,未经曹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62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芯片的光伏谐波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板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