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5944.1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雷;唐明涛;赵洪武;李萍;刘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膨胀 测试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架和压力测量装置,支撑架上设有两个用于夹紧待测电池的压力板,其中至少一个压力板为活动压力板;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活动压力板施加压力的施力机构,至少一个压力板上设有用于使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宽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定位的侧壁定位部,且定位件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宽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侧壁定位标记或对齐面;或者定位件具有对待测电池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部,通过准确的对待测电池进行对中,该测试工装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低、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消费电子产品、航天、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带来电芯的厚度变化,即电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引起负极层间距增大,从而出现膨胀现象,电芯厚度越厚,膨胀量越大;另一方面,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发应产生气体,生成的气体造成电芯内压升高,增加了电芯的膨胀行为。电芯体积的膨胀往往伴随着电池厚度的增加,厚度的变化对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电池模组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包一般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每个电池模组由数量不相等的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并限定在由端板和侧板焊接而成的模组框架内,在电池模组的装配过程中,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对电池有一定的预紧力作用,以提高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在循环放电过程中,由于多个电池的膨胀变形,会对约束它们变形的模组框架进行挤压,使得模组框架发生形变,如果电池继续膨胀,而使模组框架的变形超过其允许的极限,则会发生模组框架的破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在其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真实膨胀力的测试很重要,它可以作为评估电池模组结构是否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也为设计人员设计安全的电池模组结构提供了依据。
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电池膨胀力测试的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2555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的电池膨胀力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设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的待测电池模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用于向电池模组施加压力的压力板;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穿过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而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导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可沿导杆滑动;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端板施加压力并使第一端板定位的加压构件,和沿水平方向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板,另一端面向第二端板并接收来自第二端板压力的弹簧以及用于检测具体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该测试装置通过利用弹簧提供对电池模组的预紧力,模拟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模组框架对电池的预紧力;通过继续压缩弹簧的方式提供电池膨胀的空间,模拟模组框架的形变过程;最后,由于电池的膨胀而使弹簧不能继续被压缩后,进一步模拟模组框架在达到形变极限后不再发生形变时的膨胀受力。虽然该测试装置能实现对电池模组的电池膨胀力进行测试,但是,电池在放置时,需要保证电池处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受力面的中心位置,而该测试装置需要人工目测来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反复调整对中,造成测试的效率降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膨胀力测试装置在使用时不易对待测电池定位对中而造成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5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数量重量传感器载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角度液体水平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