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凝胶BOD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5002.3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伯伦;尤永清;刘振锴;崔志超;王志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赛普新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bod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凝胶BOD电极,保护壳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外板,外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转轴的外侧壁缠绕有导线,转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限位块,同时固定在转轴上的那一端弹簧会被拉伸,达到合适的长度的时候将卡块插接到卡口内,转轴上的两个挡板在保护壳的内腔,对缠绕的导线起到保护作用,使部分的导线放置在保护壳内,避免导线过长给操作带来不便,利用弹簧的弹力会弹出部分导线,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卡块插接到卡口内,节省空间,便于存放,对导线起到了保护作用,使用时候可以随意控制长短,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凝胶BOD电极。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中检测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时候需要用到凝胶电极,现有的凝胶BOD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导线的长度不易控制,可能会对操作过程带来不便,如果导线伸出的部分较长,还可能由于操作过程的不便导致导线受到损坏,为了更好的更控制导线的长度,在不使用时候更好的将其存放,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凝胶BOD电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胶BOD电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胶BOD电极,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外板,所述外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缠绕有导线,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限位块,所述转轴贯穿于保护壳,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夹块,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对称的固定套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壁对称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贯穿于保护壳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盒,所述第一磁铁盒的内腔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磁铁盒,所述导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通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磁铁盒和第二磁铁盒均内置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连接触点,所述电极连接触点通过导电凝胶固定安装在电刺激片的前侧壁,所述电刺激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前侧壁,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贯穿于外壳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外板的上侧壁通过第一连接杆铰接有卡块,所述转轴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侧壁开设有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凝胶BOD电极,在使用的时候,转动转轴使得导线缠绕在转轴上,同时固定在转轴那一端的弹簧会被拉伸,达到合适的长度的时候将卡块插接到卡口内,转轴上的两个挡板在保护壳的内腔,对缠绕的导线起到保护作用,使部分的导线放置在保护壳内,避免导线过长给操作带来不便,如果长度不够的话可以将卡块从卡口内再次取出,利用弹簧的弹力会弹出部分导线,在不使用的时候,利用转轴将导线缠绕在转轴上,将卡块插接到卡口内,节省空间,便于存放,对导线起到了保护作用,使用时候可以随意控制长短,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壳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壳,2、导线,3、外板,4、电极连接触点,5、导电凝胶,6、电刺激片,7、第一固定块,8、弹簧,9、第二磁铁盒,10、外壳,11、第一磁铁盒,12、第三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5、挡板,16、限位块,17、夹块,18、转杆,19、转轴,20、卡块,21、第一连接杆,22、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赛普新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赛普新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5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对重并联轿厢
- 下一篇:一种菌菇浅筐播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