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4967.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威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96;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54005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硫 浆液 循环 检修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包括循环泵封堵装置主体、安装台、主循环泵、从循环泵和封堵阀,循环泵封堵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外围贯穿连接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台的顶端另一侧搭接相连有从循环泵,从循环泵,便于检修人员对主循环泵的检修工作,且不会对脱硫塔的工作构成任何影响,合理分配工作与节省检修时间,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分流管,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引流性,接管紧固轴,能够便于外表面直径不同的管道进行连接工作,确保连接牢固,便于安装人员安装工作,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脱硫塔检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现在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逐渐改为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另外316L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三大优势,也是脱硫塔发展重要趋势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板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设备技术日趋成熟,各有优点和不足,企业可依自身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现有的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其本身运转时大多是通过阀门将处理后的脱硫浆液全方面封堵限流工作后,再对脱硫塔内部循环泵进行检修工作,操作方式单一,且该方式会一定程度的影响脱硫塔本身的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脱硫塔本身的加工处理效率,降低装置本身的实用程度。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操作方式单一,实用程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脱硫塔的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封堵装置,包括循环泵封堵装置主体、安装台、主循环泵、从循环泵和封堵阀,所述循环泵封堵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围贯穿连接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台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循环泵,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另一侧搭接相连有从循环泵,所述从循环泵中间固定连接有抽液器,所述主循环泵的顶端搭接相连有封堵阀,所述封堵阀的顶端中间内侧嵌入连接有进液口,所述封堵阀的底端中间内侧嵌入连接有出液口,所述封堵阀的另一端中间内侧嵌入连接有备用出液口,所述备用出液口的内侧搭接相连有封堵头,所述封堵阀的顶端中间嵌入连接有进液管,所述主循环泵的正面中间嵌入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后面另一侧搭接相连有出液分流管。
优选的,所述从循环泵的顶端中间活动连接有接管紧固轴,所述从循环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台。
优选的,所述封堵阀的一端中间嵌入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另一端线性连接有电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循环泵安装台。
优选的,所述从循环泵的顶端中间搭接相连有进液分流管。
优选的,所述从循环泵由中间的抽液器、顶端中间的接管紧固轴和底端的插接台共同组成。
优选的,所述封堵阀由顶端中间内侧的进液口、底端中间内侧的出液口、另一侧中间内侧的备用出液口、备用出液口内侧的封堵头、内部中间的电动阀门和电动阀门一端的控制台共同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威,未经董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4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