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用小车撞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4512.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凡;桂逢建;覃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川田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7/16 | 分类号: | B66C7/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小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重机用小车撞头装置,包括有多个撞头支架,该多个撞头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主梁的各个端部上,每一主梁均设置有一车轨,每一撞头支架均包括有固定部和支撑臂;通过于撞头支架上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主梁上并位于车轨之端部的外侧,并配合于撞头支架上设有支撑臂,该支撑臂于固定部上一体朝向两车轨之间的中心延伸出,从而使得支撑臂上的缓冲器可以正对小车的侧面,在小车移动到车轨的端部时,小车的侧面会与缓冲器相撞,且小车的侧面与缓冲器相撞的面均为平面,其贴合度好,故小车不会对缓冲器造成损坏,相较原有技术,本装置更加耐用,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起重机用小车撞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在建筑、矿产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已经成为货运、建筑、矿产等领域必不可少的起吊设备。
通常,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的主梁上安装有供小车导向移动的车轨,小车的车轮在车轨上移动,以方便吊运工件,每一车轨的两端还安装有小车撞头装置,以限定小车在主梁中间的有效区域内吊运物体,小车撞头装置通过缓冲器与小车车轮相碰撞,以达到在两端限制小车移动的目的。
然而,由于车轮的轮缘部分高出轮槽,车轮与缓冲器碰撞的部位不是平面,而是曲面,使得车轮与缓冲器相互碰撞的面不对应匹配,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缓冲器与小车车轮反复的碰撞,那高出部分的轮缘容易把缓冲器的橡胶块撞坏,这就降低了缓冲器的使用寿命,虽然缓冲器是易损件,但频繁更换也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小车撞头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用小车撞头装置,其能解决现有之小车撞头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用小车撞头装置,包括有多个撞头支架,该多个撞头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主梁的各个端部上,每一主梁均设置有一车轨,每一撞头支架均包括有固定部和支撑臂,固定部固定于主梁上并位于车轨之端部的外侧,该支撑臂于固定部上一体朝向两车轨之间的中心延伸出,该支撑臂上固定有缓冲器,该缓冲器正对小车的侧面并与车轨错开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臂上开设有一固定孔,该缓冲器上固定有一螺丝,螺丝穿过固定孔并与一螺母旋合锁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撞头支架由钣金制成,其包括一基板以及两加强钢板,两加强钢板间隔设置在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于撞头支架上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主梁上并位于车轨之端部的外侧,并配合于撞头支架上设有支撑臂,该支撑臂于固定部上一体朝向两车轨之间的中心延伸出,从而使得支撑臂上的缓冲器可以正对小车的侧面,在小车移动到车轨的端部时,小车的侧面会与缓冲器相撞,且小车的侧面与缓冲器相撞的面均为平面,其贴合度好,故小车不会对缓冲器造成损坏,相较原有技术,本装置更加耐用,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撞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撞头支架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撞头支架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撞头支架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撞头装置设置在主梁上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川田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川田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4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饲料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波前编码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