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4203.1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梅;李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罗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6/12;F24F3/14;F24F7/06;F24F12/0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晓媛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回收 空气 处理 机组 | ||
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箱体、新风进入管、初效过滤网、初效过滤器、热管换热器、初效过滤腔、第一连接管、超声波加湿器、湿度检测器、连接电线、加湿腔、出气管、第一隔板、出风管、烘箱、第二连接管、回收腔、回收装置、压缩机、送风腔、送风风机、送风口、进风口、烘干腔、加热器、支撑板、抗菌过滤网、除菌过滤腔、第二隔板与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新风进入管设置在箱体的一侧,初效过滤腔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新风进入管与初效过滤腔相互连通,初效过滤器与热管换热器均设置在初效过滤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不同的空气处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对排风进行能量回收处理,节约能源,机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一项既紧迫又重要的任务。一方面很多建筑物开始向高层、高气密性、高隔热化方向发展,对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内的人们对空气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通过采用增加新风量的方法来稀释建筑物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降低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目前很多设计师无奈却较为直接、有效的选择之一。另一方面,建筑物内存有大量被利用、被污染的空气.其中含有大量的余热.需要经过合适的途径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和能量回收后再排放。这是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节能环保的基本国策。目前的空气处理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目前现有的空气处理机组机组主要适用于各种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系统。如工业电子厂、精密机械制造厂、纺织车间、GMP制药厂、化妆品、食品厂、纯水车间、医院手术部、ICU等多种场合,不同的室内环境对引进室外新风换气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现有的普通能量回收装置通常不具有除菌过滤功能,存在新风和排风存在交叉污染等问题,而且现有的能量回收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分别设置,占用空间较大,还存在不易调节空气的湿度要求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机组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当湿度过小时,可以开启超声波加湿器,当湿度过大时,可以开启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除湿,送风舒适度较高,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使维护与维修变得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在烘箱的内部设置有除菌过滤腔,在除菌过滤腔中设置有三个HEPA抗菌过滤网,可以对新风中的细菌进行除菌过滤,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不同的空气处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对排风进行能量回收处理,节约能源,机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当室外温度较低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烘箱内的电阻式加热器进行加热,可以避免排风侧表面出现结霜现象,减少温度对机组使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回收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箱体、新风进入管、初效过滤网、初效过滤器、热管换热器、初效过滤腔、第一连接管、超声波加湿器、加湿腔、出气管、第一隔板、出风管、烘箱、第二连接管、回收腔、回收装置、送风腔、送风风机、进风口与第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入管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初效过滤腔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新风进入管与初效过滤腔相互连通,所述初效过滤器与热管换热器均设置在初效过滤腔的内部,所述加湿腔设置在初效过滤腔的一侧,所述加湿腔与初效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安装在加湿腔的内部,所述出气管安装在加湿腔的一侧,出气管与加湿腔相互连通,所述出风管设置在加湿腔的上端,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与加湿腔相互连通,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烘箱相互连通,所述回收腔设置在烘箱的一侧,所述回收腔与烘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回收装置安装在回收腔的内部,所述送风腔设置在回收腔的一侧,所述送风腔与回收腔相互连通,所述送风风机安装在送风腔的内部,在送风腔的一侧设置有送风口,送风口与送风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烘箱内开设有进风口,出风管的一端与进风口相互连通,在烘箱的内部设置有烘干腔与除菌过滤腔,在烘干腔与除菌过滤腔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罗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罗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4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