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微调的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2946.5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明;孙晓军;周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2 | 分类号: | B23D7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调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为进一步提高磨损后铰刀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微调的铰刀,其包括铰刀体,在靠近铰刀体一端的铰刀体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刀片,其特征在于:在铰刀体该端的端面上向铰刀体内部开设锥孔,锥孔底部向铰刀体的内部进一步设有螺纹孔;还包括位于锥孔内的涨芯,所述涨芯设有与锥孔相匹配的锥面,涨芯前端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杆;在安装刀片的铰刀体上轴向设有若干条开口,所述的开口位于刀片与刀片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制造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使用便利,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极大的减少了工具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报废铰刀改造而成的可微调的铰刀。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用硬质合金机用铰刀铰孔,当铰刀直径磨损后铰出的孔就达不到图纸规定的要求,由此铰刀就做报废处理。但铰刀虽然受到一定的磨损,而其刀片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如果就此报废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也给加工件增加了加工成本。因此如何进一步二次利用磨损后的铰刀成为节约资源、降低加工成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磨损后铰刀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微调的铰刀,以达到能够补偿磨损量、保证加工精度、充分利用磨损刀片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微调的铰刀,其包括铰刀体,在靠近铰刀体一端的铰刀体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刀片,其特征在于:在铰刀体该端的端面上向铰刀体内部开设锥孔,锥孔底部向铰刀体的内部进一步设有螺纹孔;还包括位于锥孔内的涨芯,所述涨芯设有与锥孔相匹配的锥面,涨芯前端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杆;在安装刀片的铰刀体上轴向设有若干条开口,所述的开口位于刀片与刀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涨芯末端设有施力头。
进一步的,所述锥孔深度为刀片刃长的1/3-1/2,锥度为1:4-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制造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使用便利,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极大的减少了工具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可微调直齿铰刀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可微调的铰刀,其包括铰刀体1,在靠近铰刀体1一端的铰刀体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刀片2。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铰刀结构一致。
如附图1所示,在铰刀体该端的端面上向铰刀体内部开设锥孔3,锥孔深度一般为刀片刃长的1/3-1/2之间,锥度控制为1:4-1:6,具体数据以铰刀体的直径及刀片刃长做具体确定,以保证后续所述的涨芯能够对铰刀体涨起为准。
如附图1所示,锥孔3底部向铰刀体的内部进一步设有螺纹孔4。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位于锥孔3内的涨芯5,该涨芯5设有与锥孔3相匹配的锥面,涨芯5前端设有与螺纹孔4匹配的螺纹杆6。
如附图2所示,在安装刀片2的铰刀体上轴向设有若干条开口7,该开口7位于刀片与刀片之间。
根据附图1及附图2示意可知,当铰刀磨损直径变小后,拧动涨芯5迫使涨芯5向锥孔3内移动即可将两两开口7之间的铰刀体涨起,从而使铰刀直径变大,将铰刀直径调整成所需要的尺寸,就可重新使用了。
通过上述改造的铰刀,当直径再次磨损后,可以多次微调。因此一把直径用小的铰刀,改制后可代替多把新铰刀使用,大大的延长了铰刀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方便对涨芯5拧动,在涨芯5的末端设有施力头8。设置该施力头8可采用扳手夹住进行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2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打磨机轮式移动平台
- 下一篇:全方位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