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路CAN接口装置及电子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1760.8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常兴;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能钠智能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44542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爱蓉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装置 多路 外部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技术效果 使用场景 收发模块 外部数据 外部线缆 信号发送 用户体验 多通路 通讯 电子产品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通路CAN接口装置及电子产品。本装置通过外部收发模块与外部线缆进行连接,并与外部进行CAN通讯,再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外部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MDI信号发送至内部装置,由内部装置通过MDI信号与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通讯,进而达到内部装置与外部进行CAN通讯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AN接口装置难以处理多路CAN总线同时通讯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以同时与多路CAN总线通讯的技术效果,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路CAN接口装置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
CAN总线数据收发由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完成,现有的CAN控制器及CAN收发器多集成于CAN接口装置,该接口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及工业设备等方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需要同时接入多路CAN总线的情况,然而现有的CAN接口装置缺乏数据处理功能,难以处理多路CAN总线同时接入进行数据交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路CAN接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 CAN接口装置难以处理多路CAN总线同时通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通路CAN接口装置包括内部装置、数据处理模块及外部收发模块;所述内部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外部收发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外部收发模块,用于通过CAN总线与外部线缆连接,并通过CAN协议与所述外部线缆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通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外部收发模块发送的CAN协议的通信信号,并将所述通信信号转换为MDI(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信号发送至所述内部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内部装置发送的MDI信号,并将所述内部装置发送的MDI信号以CAN协议发送至所述外部收发模块;
所述内部装置,用于通过MDI连接方式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并通过MDI信号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通讯。
优选地,所述外部收发模块包括12个CAN收发器及一个12路CAN连接器;所述12个CAN收发器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12个CAN收发器第二端分别与所述12路CAN连接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及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接口设备)总线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网卡芯片、处理芯片及存储芯片;所述网卡芯片通过MDI连接方式与所述内部装置连接,并通过LAN协议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芯片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外部收发模块连接,所述处理芯片通过SPI总线与所述存储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芯片还通过SPI总线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并将优化和处理过的通讯信号通过SPI总线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通过SPI总线发送的数据,并通过 LAN协议发送至所述网卡芯片;所述网卡芯片,用于接收所述处理芯片发送的LAN协议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所述MDI信号发送至所述内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能钠智能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能钠智能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子门牌和空调系统
 - 下一篇:网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