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空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501.5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伟;陈乙飞;李维槽;孙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4/04 | 分类号: | F16K24/04;F16K47/02;F16L55/05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黄定红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空气阀,其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安装于阀盖上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空气阀。
背景技术
供水管道在输配水过程中会出现气阻、爆管和水锤引起的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供水,降低供水效率,部分供水工程甚至因此而瘫痪。通过在管道上安装合适类型和合适规格的空气阀,可以解决大部分这方面的问题。但若空气阀选择不当,反而可能引发爆管、人为制造事故。
目前常见的空气阀,其进气和排气均通过同一个物理大孔口,虽具备大量进气和排气能力,但大孔口高速排气的末尾时刻会发生流速的突然变化,引发关阀水锤。在发生断流弥合水锤期间,管道内的大量进气又被高速排出,无法形成气囊来缓冲或减弱水锤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个工作条件,避免水锤现象的空气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空气阀,安装于管道上,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设于所述出口处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进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组件包括筒体以及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从所述出口伸入所述阀腔内,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阀盖上,所述筒盖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组件内部设有蓄液件,所述蓄液件能驱动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固定在所述筒体组件内部并位于第一连通孔,且所述蓄液件向所述阀盖方向延伸,所述蓄液件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工作空间,所述蓄液件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工作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套设在所述蓄液件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内部且所述蓄液件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蓄液件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和蓄液件均能够在所述筒体组件内部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的密度大于所述管道内介质的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一侧具有弧面,所述弧面用以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末端内壁贴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浮动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浮动件上,用以与所述排气孔配合,所述浮动件的密度小于管道内介质的密度,且所述浮动件再空气压力和/或介质浮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排气孔以将所述排气孔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