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7425.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星;李欣;韩天竹;姜阳;高峰;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0;B01D45/12;B01D46/02;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系统,沿烟气流动方向烟气脱硫系统依次包括:脱SO3单元;除尘器;废水换热浓缩单元;钠法脱硫单元,其脱硫废液流回废水换热浓缩单元与烟气换热,然后流至脱SO3单元作为吸收液;以及排气筒,排气筒中设有加热器,废水换热浓缩单元排出的蒸汽在加热器与烟气换热后流至钠法脱硫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系统可直接以钠法脱硫废水中的Na2SO3或进一步脱除CO2产生的Na2CO3为吸收剂,脱除SO3后的烟气露点温度大大降低,烟气余热直接用于浓缩烟气净化产生的Na2SO3/Na2CO3废液,不会导致换热器发生腐蚀,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加热脱硫净化烟气进行“消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冶金和石化等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SO2和SO3的烟气。目前,普遍采用的脱硫装置对SO2表现出良好的脱除效果,但对SO3几乎没有脱除作用。现有资料表明,电力行业中,一般燃煤锅炉中0.5%~1.5%的硫分会被氧化为SO3;在富氧再生条件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SO3约占硫氧化物总量的5%~10%;钢铁行业中,烧结烟气中SO3的排放量占总硫氧化物排放量的1%~2%。在普遍采用V2O5系活性组分的SCR脱硝装置中,也会将部分SO2氧化为SO3,转化率约为0.5%~1.5%,尤其是在SCR反应器低负荷运行时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会急剧增加。
SO3具有强腐蚀性,会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硫酸,在露点温度下凝结在金属部件表面,引起后续余热锅炉、CO锅炉、空预器等设备的腐蚀穿孔,并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SO3会与SCR脱硝系统逃逸氨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硫酸氢铵,大量生成的硫酸氢铵在低温时沉积在催化剂孔道,粘附飞灰,容易导致催化剂孔道堵塞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还会随烟气进入后续余热锅炉、CO锅炉、空预器等下游设备并粘附在换热元件表面,引起积灰、结垢、堵塞和腐蚀;另外,为避免烟气中SO3产生露点腐蚀,锅炉排烟温度普遍较高一般在180℃以上,造成烟气热量的极大浪费。排出烟囱的SO3还会与大气中的水蒸汽形成H2SO4气溶胶,而H2SO4气溶胶是PM2.5的前驱体,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可被人体吸入进入肺泡,沉积在人体内难以排出,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当含有气态SO3的烟气通过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时,由于烟气被急速冷却到酸露点之下,SO3通过均相成核和以颗粒物为凝结核的异质成核作用,快速形成难于捕集的亚微米级的H2SO4气溶胶。一般来说,烟气中颗粒较大的雾滴是可以被吸收塔除去的,但是对亚微米级的H2SO4气溶胶,吸收塔则无能为力,形成的H2SO4亚微米级气溶胶只能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在烟囱口形成“蓝烟”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7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筛混合装置
- 下一篇:烟气深度脱硝系统及其烟气脱硫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