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6834.9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侯东明;王四海;何赞香;洪家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323 | 分类号: | F24F1/0323;F24F5/00;F24F11/84;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汉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制 双冷源 全年 运行 恒温 空调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室内侧机组与所述室外侧机组之间设有连通的直膨系统;直膨系统包括用于热交换的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送冷装置、换向装置、无极调温装置和节流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第二冷凝器;第二换热装置包括第二冷凝器/蒸发器;换向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送冷装置和无极调温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极调温装置回收冷凝热用于加热送风,满足了恒温恒湿要求的同时,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直膨系统通过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动通道,改变制冷剂流向,实现过度季节供冷、供热两种模式的随意转换,不受两管制冷热水主机集中供冷或供热的单一模式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广泛应用于电子、机床、纺织、医药等领域,目前,对于常见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在室内需要降温除湿时空调系统运行于制冷状态,利用室内换热器制冷除湿,要达到室内恒温恒湿的要求往往还需将除湿后的空气加热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这个加热的过程一般是利用电加热实现的。由上可知通常的恒温恒湿空调在降温除湿及加热加湿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电加热器来进行进一步的温湿度控制,而采用电加热器加热的方式具有能源利用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采用一种全新的加热方式代替电加热器的功效,在满足了恒温恒湿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电加热的使用,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采用冷凝热回收的方案是解决该类问题的较好方法,相关文献指出采用冷凝热回收的机组比采用电加热的机组能耗可降低30%左右。
由于室冷热内荷的差异,往往在过度季节会出现空调区域一部分需要制冷、另一部分需要制热的现象。对于两管制空调系统,冷热水主机只能运行制冷或制热其中一种模式,所以就会出现这两种区域难以兼顾的现象,为达到两种区域均能满足室内恒温恒湿的要求往往还需给空调机组配电加热,冷热水主机运行制冷模式为需要制冷的空调区域供冷,辅助电加热为需要制热的空调区域供热。由上可知通常过度季的恒温恒湿空调,为兼顾不同冷热负荷的空调区域,只要有任意其中一个区域需要供冷,冷热水主机均运行制冷模式,其它所有需要供热的区域使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而采用电加热器加热的方式具有能源利用率低下的缺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恒温恒湿空调的研究还较少,相关的节能型产品就更少。本发明采用一种全新的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在满足了恒温恒湿要求的同时,可以完全取消电加热的使用,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
冷凝热利用技术虽已不是新技术,但仍存在再热器与冷凝器的连接形式是并联还是串联、冷剂的流向是先还是后经过再热器、风冷机组在冷凝热利用过程中如何兼顾其对冷凝压力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过度季节供冷、供热两种模式的随意转换,彻底解决两管制冷热水主机集中供冷或供热的单一模式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回收冷凝热用于加热送风,满足了恒温恒湿要求的同时,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直膨系统通过换向装置设置的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动通道,改变制冷剂流向,实现过度季节供冷、供热两种模式的随意转换,彻底解决两管制冷热水主机集中供冷或供热的单一模式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管制双冷源全年运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包括室内侧机组和室外侧机组;其中:所述室内侧机组与所述室外侧机组之间设有连通的直膨系统;所述直膨系统包括用于热交换的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输送制冷剂的送冷装置,用于改变制冷剂流向的换向装置,用于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无极调温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和调节流入第一换热装置或第二换热装置中制冷剂液体数量和压力的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送冷装置、换向装置、无极调温装置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侧机组;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置于室外侧机组;所述换向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送冷装置和无极调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6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