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5980.X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复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恒雕装饰广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82;E04B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装饰 环保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属于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层和装饰层,混凝土层与装饰层之间设置有隔音芯层,隔音芯层包括第一隔音层以及第二隔音层,第一隔音层靠近装饰层一侧设置,第二隔音层靠近混凝土层一侧设置,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包括若干个错位分布的消声腔,消声腔内填充有消声棉,第一隔音层与第二隔音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龙骨架,龙骨架呈H形结构,龙骨架内填充有发泡胶。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声音的传播,减少噪音污染,起到保护环境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墙体通过混凝土和石膏板组合制成,但是在喧闹的环境下,由于混凝土和石膏板的隔音效果一般,导致声音容易穿过墙体,从而产生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墙体隔音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包括混凝土层和装饰层,所述混凝土层与装饰层之间设置有隔音芯层,所述隔音芯层包括第一隔音层以及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靠近装饰层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隔音层靠近混凝土层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包括若干个错位分布的消声腔,所述消声腔内填充有消声棉,所述第一隔音层与第二隔音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呈H形结构,所述龙骨架内填充有发泡胶。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层靠近装饰层的一侧以及第二隔音层靠近混凝土层的一侧均设置有PVB隔音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采用珍珠岩吸音板。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龙骨架紧密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龙骨架通过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且所述真空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层密封膜。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与第一隔音层之间以及混凝土层与第二隔音层之间均设置有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上设置有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有双层结构的隔音芯层,隔音芯层包括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均采用珍珠岩吸音板,珍珠岩吸音板具有良好吸音效果,再配合双层结构的隔音芯层使得室内的声音不易传导至室外,室外的声音不易传导至室内,再通过设有消声腔,消声腔内填充有消声棉,消声棉由聚酯纤维经高技术热压并以茧棉形状组成,其吸音特性可进一步降低声音的传播,且通过若干个H形结构的龙骨架,使得隔音芯层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其次,在龙骨架内设有发泡胶,发泡胶具有吸音的效果,可降低声音的传播,减少噪音污染,起到保护环境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内装饰环保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层;2、装饰层;3、第一隔音层;4、第二隔音层;5、消声腔;6、消声棉;7、龙骨架;8、发泡胶;9、PVB隔音膜;10、真空腔;11、橡胶板;12、防水层;13、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恒雕装饰广告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恒雕装饰广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5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更换皮带的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面粉原料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