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5748.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6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嘉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E05B7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把手 塑料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盖板,壳体内设空腔,空腔内安装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包括主动杆、定位柱、左连杆以及右连杆,主动杆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套接在定位柱外侧的导向槽,定位柱上关于主动杆对称设置有限位盘,定位柱的底部与壳体固定连接,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依次与主动杆铰接固定,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装配,通过设置C型夹块,可以对使用者的手掌进行夹持,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滑落,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汽车的日益普及和大众化,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汽车上的内饰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作为车门内饰板总成中重要组成部分,已标配装在车辆上,由于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驾驶员和乘驾员的安全性能,因此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车门内饰塑料件的质量越来越重视。
现有的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表面光滑,驾驶员在打开车门时,很难对其产生附着力,从而易造成手指与把手之间脱落,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内饰板与汽车车门之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门把手塑料件,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壳体内设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防松装置,所述防松装置包括主动杆、定位柱、左连杆以及右连杆,所述主动杆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套接在定位柱外侧的导向槽,所述定位柱上关于主动杆对称设置有限位盘,定位柱的底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依次与主动杆铰接固定,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关于主动杆呈镜像分布,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定位柱的一侧设有与主动杆滑动连接的凹槽,所述导向槽内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主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远离主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C 型夹块,所述主动杆远离定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和 C型夹块的内侧壁均粘接有一层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依次设有弧形滑槽以及容纳槽,所述弧形滑槽以及容纳槽均与空腔贯通设置,所述C型夹块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槽与容纳槽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块,可以分别对左连杆和右连杆进行角度限位,防止其随着主动杆的移动而整体向上运动。通过设置复位弹簧与主动杆配合使用,能够使得主动杆在不受力时起到自动复位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装配,通过设置C型夹块,可以对使用者的手掌进行夹持,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滑落,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松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嘉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嘉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5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