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55741.4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杨中才;李家龙;李学华;邓兴洋;方碑林;吴海波;李相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00;E21D11/15;E21D11/1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止水带 固定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两部分组成。所述下部结构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所述上部结构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第二U型卡钢筋72端头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对止水带进行有效固定并保护止水带不易变形或偏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夹具,具体为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通常为地下或者山体内暗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止水工程往往是必须的配套工程,对整体施工工程意义重大。
以常见的公路隧道施工为例,施工中均对防水、止水有严格要求。具体的防水、止水材料有防水板、止水带、止水条等,还存在将这些材料混合使用的情况。
目前,针对隧道仰拱与二次衬砌施工缝的防水工艺,如果止水带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定位并进行固定,防水效果远远好于止水条。
当前的止水带常用的固定方法为附加筋固定,且往往需要对止水带开孔才能进行固定施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止水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轻则漏水渗水,重则撕裂拉断。同时,由于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不合理,存在止水带不能有效固定,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混凝土冲击影响,很容易造成止水带变形或偏位,同样起不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防水、止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止水带的固定夹具,没有对止水带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后续施工不能对止水带进行准确定位,最终导致防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达到对止水带进行有效固定并保护止水带不会因后续施工造成变形或偏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组件和上部结构组件两部分组成。
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下部结构组件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
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上部结构组件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
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
所述第二U型卡钢筋7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外侧焊接,其中,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孔口呈相对状态,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拧入所述第二U型卡螺母73,所述方钢8位于第二U型卡钢筋72的内部,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旋进顶住方钢8,所述两个方钢8对夹止水带。
所述横向钢筋4焊接于环向钢筋3上,在横向钢筋4上方焊接纵向钢筋5,在纵向钢筋5上方焊接第一U型卡钢筋6。
所述横向钢筋4纵向间距根据仰拱环向钢筋3纵向间距确定为1.5—2.0m,并焊接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上。
所述纵向钢筋5焊接在横向钢筋4上,并位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U型卡钢筋6纵向间距为0.9—1.1m,并焊接于纵向钢筋5上。
所述第二U型卡7的数量根据方钢8的节段设置,每段方钢设置2处。
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施工完仰拱钢筋时,根据仰拱环向钢筋纵向间距的不同,在仰拱两层环向钢筋上焊接横向钢筋,纵向间距为1.5—2.0m,该横向钢筋起到固定纵向钢筋的作用,高程=止水带底的标高-U型卡钢筋直径-纵向固定钢筋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5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