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55544.2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1/06 | 分类号: | B21C1/06;B21C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包括分线轮支架、横向长导轮、纵向导轮、对顶座、导轮座;所述分线轮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横向长导轮、纵向导轮,所述横向长导轮两端的分线轮支架上设置有对顶座,所述横向长导轮两端与对顶座连接,所述纵向导轮通过设置在分线轮支架上的导轮座固定;所述横向长导轮上均匀设置有铜线槽,铜线槽、相邻的纵向导轮间形成铜线放线通道,铜线与横向长导轮间、铜线与纵向导轮间均为滑动摩擦。本实用新型通过滚动摩擦替代静摩擦,减小了对铜线的损伤,铜线表面铜粉量减少,提高了铜线表面光洁度。铜线的缩丝量由1um降至≤0.5um,提高了铜线的伸长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丝绞线放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丝在绞线放线过程中通过氧化锆瓷眼放线,铜线不转动,铜线与氧化锆瓷眼间为静摩擦,摩擦力较大,铜线容易磨损刮伤,造成铜线表面粗糙铜粉偏多,影响产品质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包括:分线轮支架、横向长导轮、纵向导轮、对顶座、导轮座;所述分线轮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横向长导轮、纵向导轮,所述横向长导轮两端的分线轮支架上设置有对顶座,所述横向长导轮两端与对顶座连接,所述纵向导轮通过设置在分线轮支架上的导轮座固定;所述横向长导轮上均匀设置有铜线槽,铜线槽、相邻的纵向导轮间形成铜线放线通道,铜线与横向长导轮间、铜线与纵向导轮间均为滑动摩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绞线放线分线机构通过滚动摩擦替代静摩擦,减小了对铜线的损伤,铜线表面铜粉量减少,提高了铜线表面光洁度。铜线的缩丝量由1um降至≤0.5um,提高了铜线的伸长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绞线放线分线机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线放线分线机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绞线放线分线机构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为:1-分线轮支架、2-横向长导轮、3-纵向导轮、4-对顶座、5-导轮座、6-铜线槽、7-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3所示,一种绞线放线分线机构,包括:分线轮支架1、横向长导轮2、纵向导轮3、对顶座4、导轮座5;所述分线轮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横向长导轮2、多个纵向导轮3,所述横向长导轮2两端的分线轮支架1上设置有对顶座4,所述横向长导轮2两端与对顶座4连接,所述横向长导轮2可在对顶座4上转动,所述纵向导轮3通过设置在分线轮支架1上的导轮座5固定;所述横向长导轮2上均匀设置有七个铜线槽6,每个铜线槽6内穿有铜线7,所述铜线槽6将相邻铜线7间间隔开,铜线7由铜线槽6进入并从相邻的纵向导轮间3穿出,铜线7与横向长导轮2间、铜线7与纵向导轮3间均为滑动摩擦,减小了对铜线7的损伤,铜线7表面铜粉量减少,提高了铜线7表面光洁度。铜线7的缩丝量由1um降至≤0.5um,提高了铜线7的伸长率。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5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吸式匀速除烟烟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内壁的牵拉式环氧层的喷涂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