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4807.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华;杨东杰;丁啸天;温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22 | 分类号: | F42D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破 药包 防倒溜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筒和位于定位筒外壁的弹片;所述定位筒用于支撑药包,所述药包置于定位筒的顶部随定位筒一同向上装入炮孔内,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定位筒外壁,另一端斜向下支撑在炮孔内壁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炮孔孔径不耦合装药过程,解决了上向孔不耦合装药过程中前段装药的药包倒溜产生的问题,实现药包的精准控位固定,采用定位筒将药包定位固定在炮孔内,定位筒的直径可变,可以适应更多的炮孔孔径,实现低成本解决不耦合装药难和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保障了井下装药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上向炮孔爆破中的不耦合装药通常采用小直径药包间隔装药结构,这样炮眼壁与药包间就有径向和纵向空气间隙。合理的装药结构以及科学的装药方式不仅要保证装药过程中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而且也要保证装药的过程比较省时省力。
由于井下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客观条件,无法一次性将整个炮孔的所有药包同时填装完成,在对上向孔不耦合装药过程中首先用送药工具(如炮棍)将最上方的药包送进炮孔后,需要将送药工具拔出,再装下方的一段药包。在此间隙,已装好的药包由于自身重力,会沿着炮孔倒溜,与爆破设计药包结构和装药位置不相符,并且导致工人装药困难,爆破危险系数相当高。因此,结合井下装药环境研制一种因地制宜且低成本的防止倒溜精准控位固定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向孔不耦合装药过程中已完成装药的上段药包易发生倒溜的情况,提供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筒和位于定位筒外壁的弹片;
所述定位筒用于支撑药包,所述药包置于定位筒的顶部随定位筒一同向上装入炮孔内,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定位筒外壁,另一端斜向下支撑在炮孔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沿定位筒的外圆周均匀布置至少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片插孔,所述弹片通过端部设置的定位钩固定插装在弹片插孔内,并通过定位钩保持弹片向外胀开的弹性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为具有弹性变形的金属弹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中,所述定位筒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道,便于连接药包的导爆索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为通过片状结构卷制的圆筒结构,所述定位筒的卷接位置设置有卡扣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位于片状结构一端的卡扣以及位于片状结构另一端的不少于两个的卡扣孔,所述卡扣孔沿定位筒的圆周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采用锯齿卡扣,所述卡扣孔内设有单向锁紧卡扣上锯齿的齿状锁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向孔爆破药包防倒溜固定装置中,所述定位筒采用方形的PVC面板卷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不耦合装药的过程中,将药包放在可变直径的定位筒上,利用送药工具(如炮棍)将药包连同定位筒一同送进炮孔,定位筒的外径小于炮孔内径,并不增加装药的阻力,当抽出送药工具后,悬空的药包由于自身重力产生下滑趋势时,定位筒外壁的弹片与炮孔内壁形成一种锥体结构的支撑,起到防止药包倒溜的精准控位固定作用。
2、定位筒通过片状结构卷制,在端部间隔设置两个以上的卡扣孔,将片状结构卷起后与另一端的卡扣连接形成圆筒,并通过结合不同的卡扣孔调节圆环直径,另外可根据现场钻孔实际需要,改变片状结构的长度来满足不同孔径的不耦合装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4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脏封堵器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业育种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