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53664.9 | 申请日: | 2019-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成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智能 理疗 艾灸 | ||
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包括支撑台、电动推杆、连接机构、净烟机构、防灰机构和艾灸罩,所述支撑台为中空结构且其侧壁设有与其铰接的门板,艾灸罩的外侧壁上设有吸烟管,艾灸罩内设有艾条、定位组件和点烟器,点烟器固定在艾灸罩的内壁上,艾灸罩的内壁靠近其底部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支撑台内设有控制器,电动推杆、点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连接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对人体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刺激,提高了艾灸理疗的舒适性和效果,不需人工对艾灸罩进行上下及转动调节,且不需人工对艾条进行点火,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安全性能,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
背景技术
目前,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一种以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自然疗法,具有局部刺激、调节经络、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医师手持艾条操作,长时间易疲劳,既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质量,又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艾灸仪对患者进行自动艾灸理疗作业,但现有的艾灸仪在艾灸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一,缺乏烟气过滤和吸附装置,在使用艾灸进行理疗时,烟气导出散发,气味很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二,无法实现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自动升降,比如超过温度时,用户感觉比较烫了才手动去升降,此时已经有烫伤的风险了,温度降低时,手动下降,从而操作不便;三,在对患者进行灸不同的部位时,都是通过人工去旋转施灸罩的头部,也及其不便;四,现有的艾条都是人工进行点火的,安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艾灸仪在艾灸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包括支撑台、电动推杆、连接机构、净烟机构、防灰机构和艾灸罩,所述支撑台为中空结构且其侧壁设有与其铰接的门板,净烟机构设置在支撑台内,电动推杆呈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与艾灸罩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顶部与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台上,防灰机构设置在艾灸罩的底部,艾灸罩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吸烟管,该吸烟管的另一端与支撑台内的净烟机构相连通,所述艾灸罩内设有艾条、用于固定艾条的定位组件和用于点着艾条的点烟器,点烟器固定在艾灸罩的内壁上,艾灸罩的内壁靠近其底部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支撑台内设有控制器,电动推杆、点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连接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底座和驱动电机,连接杆呈L型结构且其一端与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台内且其输出端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烟机构包括安装盒、高效烟雾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吸油格过滤器、初效水洗棉、初效针刺棉、吸油棉、活性炭网板和若干卡合棱条,安装盒固定在支撑台的内侧壁上且与吸烟管的一端对接,若干卡合棱条均固定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高效烟雾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吸油格过滤器、初效水洗棉、初效针刺棉、吸油棉、活性炭网板分别与若干卡合棱条滑动配合,安装盒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盖板,安装盒的背侧壁上设有通槽组。
优选的,所述防灰机构包括挡灰网、铰链和搭接件,挡灰网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艾灸罩的底部,搭接件的顶部套设在吸烟管上且其底部呈L型结构,挡灰网的另一端能够搭接在搭接件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和导套,导套固定在艾灸罩的内壁上,定位柱与导套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内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成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成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