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针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3295.3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瑜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L2/18;A61L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针灸盒,其结构包括盒体、滑盖、背带、充电口、开关按键、蓄电池、分隔板、加热管和针具固定装置,通过在盒体内设置了加热管,且在加热管顶部设置了针具固定装置,将针具插在针具固定装置内进行支撑,且在针具固定装置内的固定管内设置有消毒棉,在需要对针具进行消毒时,通过针具固定装置底部的加热管对针具进行加热消毒,然后在消毒棉内倒入消毒液,通过消毒棉对消毒液进行吸收,使针具拔出时经过带有消毒液的消毒棉,对加热消毒后的针具进行擦拭消毒液,对针具进行冷却且进行二次消毒,达到了自动对针具进行消毒,减少的使用者的手动操作,增加了针灸盒的自动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灸盒。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针通常都装在器械盒里,每次使用时需要对针具进行消毒,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酒精灯加热消毒,然后用消毒液擦拭冷却且进一步消毒,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在进行多个病号针灸时需要取较多的针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针灸盒,解决了现有技术对针具消毒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不便于对针具进行消毒的问题,达到了自动对针具进行消毒,减少的使用者的手动操作,增加了针灸盒的自动化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针灸盒,包括盒体、滑盖、背带、充电口、开关按键、蓄电池、分隔板、加热管和针具固定装置,所述盒体顶端与滑盖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盒体前后两端均与背带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盒体右侧前端嵌入有充电口,所述开关按键嵌入在盒体右侧后端的凹槽内,所述蓄电池嵌入在盒体内部右侧,所述蓄电池左端设置有一分隔板,且分隔板外侧与盒体进行锁固连接,所述分隔板左端侧与加热管进行锁固连接,所述加热管顶端设置有针具固定装置,且针具固定装置外侧分别与盒体和分隔板进行锁固连接,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加热管分别与开关按键电连接,所述针具固定装置由固定板、固定管、螺纹接头和消毒棉组成,所述固定管底端设置有一螺纹接头,且底端通过螺纹接头与固定板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管内嵌入有消毒棉,所述固定板外侧分别与盒体和分隔板进行锁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由第一支撑板、橡胶层、第二支撑板、隔热层和第三支撑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夹持有橡胶层,且第一支撑板底端与第二支撑板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夹持有隔热层,且第二支撑板底端与第三支撑板进行锁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外侧分别与盒体和分隔板进行锁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右侧设置有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两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设置有三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左侧和底部均设置有隔热板,且盒体左侧设置有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内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大小和数量均与固定管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内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大小和数量均与固定管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材质采用隔热棉。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瑜,未经张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