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悬浮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53031.8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生 |
| 主分类号: | B63B1/40 | 分类号: | B63B1/40;B63B39/06;B63H25/10 |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125200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悬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水上悬浮船。悬浮船具有船体骨架、悬浮舱、艏舵、挂桨机、分流器和平衡翼;在船体骨架两侧连接有悬浮舱,船体的前端两悬浮舱内侧船体骨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行使转向的艏舵,船体的后端设置有推进动力挂桨机,挂桨机外侧设有平衡翼连接在船体骨架的尾部;悬浮舱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分流器,船体行驶时将波浪分流并减小冲击力;所述分流器为U型截面倒置的金属槽体,分流器的两侧设有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纵向肋板,分流器通过连接于两侧的连接板和悬浮舱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船体两侧的悬浮舱底部通过连接板安装分流器,还在艏舵的下部连接有转向槽,能够将波浪分流、减小阻力,提升了悬浮船的航速。适宜作为悬浮船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浮船,特别是涉及悬浮船的船体。
背景技术
目前,悬浮船通常是船壳整体承受横向与纵向弯曲力、水压力和波浪冲击力。船体在行进时船壳外沿形成波浪冲击,增加了船体前进的阻力,波浪冲击力形成船体行进的阻力,需要耗费船体驱动的推进动力,船体行使速度提升困难,造成动力能源的浪费。同时,悬浮船一般没有转向装置,仅靠船艉的摆动调整方向,转向不方便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提升悬浮船的行使速度和灵活转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上悬浮船。该悬浮船通过在船体骨架两侧的悬浮舱下设置分流器,行驶时形成分流并减小波浪冲击力造成的阻力,提升船体行使的速度,同时在船艏设置艏舵控制行使方向,解决悬浮船提升速度和控制转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悬浮船具有船体骨架、悬浮舱、艏舵、挂桨机、分流器和平衡翼;在金属型材连接而成的船体骨架两侧连接有使悬浮船船体浮在水面的悬浮舱,船体的前端两悬浮舱内侧船体骨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行使转向的艏舵,船体的后端设置有推进动力挂桨机,挂桨机外侧设有平衡翼连接在船体骨架的尾部;悬浮舱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分流器,船体行驶时将波浪分流并减小冲击力;
所述分流器为U型截面倒置的金属槽体,分流器的两侧设有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纵向肋板,分流器通过连接于两侧的连接板和悬浮舱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艏舵上部设有用于转向的操纵杆,下部设有转向环通过联接套与转向槽背上的联接轴相连接;转向环随艏舵转动控制船体行驶时的转向;转向槽为倒置的U型槽体,联接套控制转向槽的前后摆动,对波浪形成分流,减小阻力提升航速。
优选的,所述平衡翼为板式框架结构,连接在船体骨架外侧,并将挂桨机围在其中,用于船体的平衡稳定;平衡翼能够与船体骨架伸缩连接并调整位置。
优选的,所述悬浮舱为框架结构的金属型材固定聚氨酯发泡板,并使用金属薄板包裹。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发泡板密度40kg/m3,闭孔率90%。
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船体两侧的悬浮舱底部通过连接板安装倒置U型截面的分流器,还在艏舵的下部连接有倒置的U型槽体作为转向槽,能够将波浪分流、减小船体行驶时波浪冲击力的阻力,提升了悬浮船的航速;在艏舵的下部连接有转向环带动转向槽,能够旋转控制船体转向,悬浮船操作方便灵活;在船体尾部连接有可伸缩连接并调整位置的平衡翼,平衡船体行驶时的稳定性,悬浮船提速后安全可靠,转向灵活,航速快并且平稳,解决了悬浮船提升速度和控制转向的技术问题。适宜作为悬浮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导向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分流槽局部放大图。
图中,1.船体骨架,2.悬浮舱,3.挂桨机,4.艏舵,4.1.转向槽,4.2.联接轴,4.3.联接套,4.4.转向环,5.分流器,5.1.肋板,6.连接板,7.平衡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生,未经王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