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监测基站电磁辐射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3020.X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景祥;张伟盛;梁冬;陈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18 | 分类号: | H04B17/318;H04B17/309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启文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复用开关 数据处理模块 输入端连接 输出端 天线阵 终端 本实用新型 电磁辐射 监测基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基站电磁辐射的系统,包括八鞭装天线阵、多路复用开关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终端,其中八鞭装天线阵的输出端与多路复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路复用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基站电磁辐射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基站电磁辐射问题开始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因此,很有必要设计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方法和设备,需要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文件进行开发和设计。主要参考标准文件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及方法》(HJ/T10.2-1996)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2007),监测设备的研发需要严格遵守上述标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专利申请号为201620190476.0,专利名称为一种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包括实时确定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的智能评估终端、位置信息所对应区域的评估权重值的评估管理器、包含有所对应区域内所有制式基站的基础信息的数据服务代理中心、所在位置的用于探测所述电磁辐射场强的微处理器,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实现自动监测多制式基站的电磁辐射。
对于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国家标准文件要求监测射频设在以任一天线地面投影点为圆心、半径50m范围内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中。相关国家标准文件中规定,在监测点需要监测最大场强和功率密度。但是,由于基站附近的环境复杂、建筑物众多,基站信号由于多径效应或者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和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监测点上最大场强和功率密度方向有可能跳动,即使人为进行方位调整对准基站天线辐射方向也不能满足监测需求。导致不能在监测点直接获取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最大场强和功率密度方向改变时无法直接获取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基站电磁辐射的系统,其能够在基站信号由于多径效应或者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和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同样能够获取监测点的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监测基站电磁辐射的系统,包括八鞭装天线阵、多路复用开关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终端,其中八鞭装天线阵的输出端与多路复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路复用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先确认基站天线的位置、挂高、工作制式,确认基站辐射监测点的位置,然后将系统布置在监测点。系统在正式使用后,八鞭装天线阵接收被监测基站信号在八个方向上的场强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八个方向上的场强信号输入到多路复用开关模块,多路复用开关模块向数据处理模块输出接收功率最强的那一路信号,该路信号经过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后输入至终端,终端基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的信息计算得到监测点的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完成对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终端基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的信息计算得到监测点的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的步骤过程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在于利用八鞭装天线阵接收被监测基站信号在八个方向上的场强信号,然后通过多路复用开关模块选择接收功率最强的那一路信号进行后续的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的计算。八鞭装天线阵能够接收八个方向上的场强信号,即使在基站信号由于多径效应或者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和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接收功率最强的那一路信号进行最大信号场强值和功率密度值的计算,从而满足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未经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测试系统
- 下一篇:基于硬件NTP监测的应用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