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1823.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5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A61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药装置,包括研钵本体、研钵杵与研钵盖,所述研钵杵放置在所述研钵本体中,所述研钵盖盖在所述研钵本体上方;其中,所述研钵盖上部设置有手持部与研药部,所述手持部一端与所述研钵盖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研药部相连接,所述研药部用于研磨尺寸较大的药片;所述研钵杵包括圆柱状的杵体以及杵体两边分别设置的手握部,所述研钵杵通过水平来回滚动来研磨药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研药装置具有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研药过程中药物溅出、减少浪费以及能够研磨不同尺寸药片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昏迷、口腔面颌疾病或手术、破伤风及经冬眠治疗的患者常需要鼻饲给药时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磨药法是用药钵磨药,费时费力,主要是通过研药杵上下砸药来研磨;传统的磨药法研磨出来的药物颗粒不均匀。
以及,在口服药片时,有时候会为了加快吸收或者其他目的需要将药片杵碎,而目前常见的研药装置大多钵大,杵小,药片会很容易溅到外面,造成浪费,并且由于钵体底部为圆形,在杵药过程中还会发生倾倒现象,甚至出现药末倒出,造成药物浪费。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一种研药装置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增加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研药装置,该研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研药过程中药物溅出、减少浪费以及能够研磨不同尺寸药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药装置,包括研钵本体、研钵杵与研钵盖,所述研钵杵放置在所述研钵本体中,所述研钵盖盖在所述研钵本体上方;其中,
所述研钵盖上部设置有手持部与研药部,所述手持部一端与所述研钵盖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研药部相连接,所述研药部用于研磨尺寸较大的药片;
所述研钵杵包括圆柱状的杵体以及杵体两边分别设置的手握部,所述研钵杵通过水平来回滚动来研磨药片。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设置为圆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研药部设置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中面积小的上表面与所述手持部相连接,并且所述所述圆锥台结构中面积小的上表面尺寸大小与所述手持部尺寸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与所述研药部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所述研钵本体为桶状结构,上开口边缘具有水平延伸部一,使用时所述手握部与所述水平延伸部一上表面处预留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研钵盖边缘设置有水平延伸部二。
优选地,所述水平延伸部二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延伸部一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研钵杵上的手握部设置在圆柱状的杵体轴线靠上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研钵本体外侧底部为水平方形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研药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研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研药过程中药物溅出、减少浪费以及能够研磨不同尺寸药片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研药装置通过将研钵盖的主体、手持部与研药部设置为“工”型结构,这样设置的研钵盖既能防止研药过程中药物飞溅出去,又能通过研药部研磨尺寸较大的药片,进而通过研钵杵研磨药片至粉末状。
3、本实用新型的研药装置不仅可以通过研药部研磨药片,还可以通过研钵杵研磨药片,两者配合使用,进而使得药片研磨更均匀。
4、本实用新型的研药装置中的研钵杵通过水平来回滚动来研磨药片,这样相较现有的上下杵药更省时省力,研药更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1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件、谐波减速器及机器人
- 下一篇:爬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