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1565.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戴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超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F25B21/02;G05D23/24;G05D23/19;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开关柜 防凝露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凝露控制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柜内部防结露效果不理想,影响供电安全的技术问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柜内温度采集单元、柜外温度采集单元、柜内湿度采集单元的测量值控制加热控制单元和排风控制单元,使开关柜内温度始终高于柜外温度1~5℃,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半导体冷凝片,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柜内湿度采集单元的测量值控制所述冷凝单元,将开关柜内部较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在冷凝单元上进行结露形成水滴,流到储水箱内。解决了柜内凝露问题,保证供电设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凝露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
背景技术
我国在开关柜中采用自动加热除湿控制器防止凝露已有十几年历史,但是基本局限通过测量柜内湿度和温度实现加热防凝露的,但是实际使用中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分析清楚凝露产生的原因,而导致温度控制方法存在问题造成的。
对于开关柜来说,柜体内金属件表面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金属表面会形成水珠,这个现象称为结露(或称凝露),结露是否发生取决于柜外温度,柜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几个变化量所决定的。开关柜内容易形成结露主要原因是开关柜工作的环境湿度高,气温变化大,冷热空气交换时易在较冷的金属表面结露,影响供电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柜内部防结露效果不理想,影响供电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柜内温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A/D口连接,柜外温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A/D端口连接,柜内湿度采集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A/D端口连接,报警及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加热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排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冷凝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I/O口连接,电源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柜内温度采集单元、柜外温度采集单元、柜内湿度采集单元的测量值控制加热控制单元和排风控制单元,使开关柜内温度始终高于柜外温度1~5℃,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柜内湿度采集单元的测量值控制所述冷凝单元,将开关柜内部较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单元上进行结露形成水滴,通过集水箱排出。
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依次连接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冷凝片,冷凝片底部连接集水箱,集水箱内的凝结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所述冷凝单元通过冷凝电源供电。
所述柜内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柜外温度采集单元采用阻值为20kΩ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所述排风控制单元包括风机,风机采用220VAC轴流式风机,安装在开关柜柜门上。
所述加热控制单元采用铝合金加热器,功率50~150W。
所述报警及显示单元包括蜂鸣器及4位数码管,数码管显示温度和湿度数据。
还包括RS485接口单元,所述RS485接口单元与微处理器的通信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关柜内外温度差值,防止开关柜内水蒸气凝结,同时利用半导体冷凝片将柜内潮湿空气在冷凝片上冷凝形成水滴,流到储水箱内,解决了柜内凝露问题,保证供电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风机与开关柜柜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型开关柜防凝露控制器冷凝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超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超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1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