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51549.8 | 申请日: | 201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晓;柴艳飞;谢春光;任富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用于 缆线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相邻的两个分段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钢板溜槽的长度可根据基坑的深度进行调整,钢板溜槽的倾斜角度可通过前后移动门式支架进行调整,可以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要求,避免了泵车的使用,经济性好。能够适用狭窄施工场地,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设施,特别是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大多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缆线管廊,覆土一般为40cm左右,开挖基坑深度一般在3m~4m。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混凝土浇筑方量小、施工场地有限、采用泵车浇筑不方便、不经济、施工战线较长等特点。如采用传统的木质简易溜槽浇筑,施工过程中移动及调整较为麻烦,且不够规范,不够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的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相邻的两个分段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
所述底部横梁是由方钢管制成的。
所述主横梁和所述竖向支腿均是由H型钢制成的。
在所述竖向支腿和所述底部横梁之间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斜撑。
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段之间搭接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
所述斜撑是由槽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钢板溜槽的长度可根据基坑的深度进行调整,钢板溜槽的倾斜角度可通过前后移动门式支架进行调整,可以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要求,避免了泵车的使用,经济性好。能够适用狭窄施工场地,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1、主横梁;1-2、竖向支腿;1-3、斜撑;1-4、底部横梁;1-5、万向轮;2、钢板溜槽;2-1、分段;2-2、连接螺栓;3、铰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2,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2-1,相邻的两个分段2-1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1-2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1-1,所述主横梁1-1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3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1-2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1-4,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1-4上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1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制品直边机的切割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塑料注塑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