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8509.8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1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平;赵科研;杨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9/00 | 分类号: | B26D9/00;B26D7/27;B26D7/32;B65B43/52;B65B43/46;B65B35/18;B65B7/28;B65B43/30;B65B5/04;B65B51/1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 微针贴片 组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机架上设有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牵引辊,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和真空鼓,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烫刀,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和第二模切刀,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本实用新型能高效生产可溶微针贴片并对其进行自动裁切包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溶微针贴片在医疗、美容行业逐渐盛行,是透皮给药、美容方法。微针可以刺穿皮肤在角质层形成微通道,药物或者美容活性成分沿微通道到达皮肤的深层,扩散入真皮。由于皮肤的弹性及微针自身微小的尺寸,微针进入皮肤的深度通常不会到达真皮层,亦不会形成明显的疼痛感。
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可溶微针贴片进行自动高效裁切并组装的设备,通常使用人工方式裁切并包装可溶微针贴片,由于可溶微针贴片主要用于医疗、美容领域,所以人工手动的这种生产方式将影响其卫生,无法保证其卫生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能够高效生产可溶微针贴片并对其进行自动裁切包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上下设置的 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若干牵引辊,所述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侧设有真空鼓,所述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用于将软胶带裁切的烫刀,所述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依次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
所述烫刀安装在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装盒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上料机械手、第二上料机械手和第三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依次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一侧。
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均具有吸盘,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与第一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与第二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与第三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回转气缸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回转气缸的一侧设有下盒体托盘,所述下盒体托盘与第一拖盘气缸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回转气缸的一侧设有上盖托盘,所述上盖托盘与第二托盘气缸传动连接。
所述装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袋机构和吸袋机构、第四真空传送带和烫边机构,所述推袋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真空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平行侧,所述吸袋机构和所述烫边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真空传送带的一侧。
所述推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推袋气缸,所述推袋气缸传动连接推板使其水平运动;所述吸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吸袋气缸,所述吸袋气缸传动连接吸头并使其上下运动;所述烫边机构包括烫边气缸,所述烫边气缸传动连接压烫板并使其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8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