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电源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7906.3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段华栋;伍俊杰;龙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晟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158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桐梓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电路 输入端连接 采样电路 电流调整 三极管发射极 三极管基极 电压调整 恒压恒流控制 三极管集电极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 电路 电流基准信号 电压基准信号 本实用新型 磁性元器件 电源输入端 电源转换器 开关电源 连接电源 接地 第一端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电源转换器,电流调整子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采样电路第一端,电流调整子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流基准信号,电流调整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电压调整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基极,电压调整子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采样电路第二端,电压调整子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压基准信号;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分别连接采样电路第三端和电源输入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流调整子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二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采样电路第四端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上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中未用到开关电源中成本较高的磁性元器件,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电能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以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为代表的储能装置能在停电情况下,持续的供电。
现有的给电池充电的方式,主要采用恒压恒流给电池充电,但现有恒压恒流充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关电源限制输出电流,以此达到输出恒压恒流的目的,但开关电源的成本较高,整个恒压恒流电路的设计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和电源转换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恒压恒流电路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压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包括调整电路、采样电路、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电流调整子电路以及电压调整子电路;
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采样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流基准信号,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电压调整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电压调整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采样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电压调整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压基准信号;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采样电路的第三端和电源输入端之间;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采样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采样电路,用于向调整电路发送电流采样信号以及电压采样信号;
所述调整电路,用于根据电流采样信号和电流基准信号调整输出电流,以及根据电压采样信号和电压基准信号调整输出电压。
可选地,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输入电流基准信号;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采样电路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流调整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可选地,所述电压调整子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采样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输入电压基准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晟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晟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7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