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7577.2 | 申请日: | 201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7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皓;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包括工作板,其特征是:所述工作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支杆的下端,所述工作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下端,两个所述固定杆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无人机放置板的下侧边缘,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内齿圈下部对应的一侧,所述内齿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滑轨,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风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无人机可以在装置内进行静态抗风测试和动态抗风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风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在飞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气流,这些气流会干扰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而使用者希望无人机按照预订的方式飞行,为此需要无人机具备抗风能力,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无人机在气流干扰下能够回复到预期的飞行轨迹,所以无人机在出厂前需进行抗风性能测试,现有的测试采用风洞来测试,在风洞中模拟飞行条件,并测试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抗风性能,但是这种风洞一般仅能进行静态测试,无人机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进行实验检测,并不能达到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气流的真实状态模拟,且风洞中风向单一,不能进行多风向测试,所以亟于制作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用于无人机抗风实验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无人机抗风实验装置,包括工作板,其特征是:所述工作板上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支杆的下端,所述工作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下端,两个所述固定杆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无人机放置板的下侧边缘,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内齿圈下部对应的一侧,所述内齿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滑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滑轨设在弧形滑块的凹槽内,所述弧形滑块的一侧两端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一个所述连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铰接穿过所述连杆并固定连接齿轮的一侧中心处,所述齿轮设于两个所述连杆之间,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扳的一侧,所述连扳的另一侧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风扇保护罩的一侧,所述连扳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铰接穿过所述连扳并固定连接风扇叶片中心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无人机放置板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通风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组所述通风孔均为圆形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工作板上侧包被有一侧软质海绵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支杆与对应相邻的所述支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对应的保护网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无人机可以在装置内进行动态抗风测试。
2、本装置可以实现在吹风机构沿着内齿圈旋转后,实现多方向吹风,当旋转到底部时可通过无人机放置板的一组通风孔对无人机进行吹风。
3、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保护网配合工作板上的软质海绵垫对装置内部进行保护,防止无人机掉落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7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缝隙微孔筛网
- 下一篇:一种板簧转移架定位用的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