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及茶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6552.0 | 申请日: | 201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2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春光 |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121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茶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材质为弹性材料,盖体下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有茶叶包。使用时,将茶叶包装入的茶叶,倒入适量的开水,按下盖体,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使的盖体呈下凹状,茶叶包与开水接触开始浸泡;茶水泡到合适时,轻提盖体使其恢复原状态,这时茶叶包与开水分离停止浸泡;进而可以随时快速调节茶水的浓淡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及茶壶。
背景技术
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
传统的泡茶器使用的是泡茶室和茶壶两部分组成,茶叶放入泡茶室后再倒入开水,茶泡好后按下开关,使茶水流入到茶壶再倒入茶杯饮用,但该装置的缺陷在于无法随时快速的调节茶水的浓淡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及茶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及茶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传统的泡茶器使用的是泡茶室和茶壶两部分组成,茶叶放入泡茶室后再倒入开水,茶泡好后按下开关,使茶水流入到茶壶再倒入茶杯饮用,但该装置的缺陷在于无法随时快速的调节茶水的浓淡度,为了可以随时快速调节茶水的浓淡度,特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茶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材质为弹性材料,盖体下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有茶叶包。
使用时,将茶叶包装入的茶叶,倒入适量的开水,按下盖体,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使的盖体呈下凹状,茶叶包与开水接触开始浸泡;茶水泡到合适时,轻提盖体使其恢复原状态,这时茶叶包与开水分离停止浸泡;进而可以随时快速调节茶水的浓淡度。
为了提高一种改进型茶壶盖的使用效果:所述盖体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改进型茶壶盖的使用效果:所述盖体顶部固定有拉柱。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改进型茶壶盖的使用效果:所述茶叶包为椭球体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改进型茶壶盖的使用效果:所述连接线为耐高温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上端盖设有如上所述的改进型茶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将茶叶包装入的茶叶,倒入适量的开水,按下盖体,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使的盖体呈下凹状,茶叶包与开水接触开始浸泡;茶水泡到合适时,轻提盖体使其恢复原状态,这时茶叶包与开水分离停止浸泡;进而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可以随时快速调节茶水的浓淡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茶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茶壶盖下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叶包;2-盖体;3-拉柱;4-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春光,未经毛春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6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训练健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幕墙清洗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