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铣削铜末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5915.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渭;陈建华;熊玮轩;马万军;苑和锋;行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3/02;F26B25/2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削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削铜末烘干机,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支承有转筒,所述转筒倾斜设置,所述转筒包括上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转筒的上料端要高于所述出料端,所述转筒由电机带动旋转,需要烘干的铣削铜末由所述上料端进入转筒,在转筒转动时逐渐翻滚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所述出料端移动,在所述转筒中固定有圆柱状的加热内胆,所述内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转筒的出料端,所述内胆的上端则固定在所述转筒的上料端,所述内胆内部中空,形成有燃烧室,在所述内胆的下端设置有喷射器,在所述内胆的下侧面上形成有热风出风槽,燃烧形成的热能由所述出风槽吹放至转筒中,在所述转筒上方设置吸烟罩及鼓风机,吸烟罩用来吸收水蒸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的铣削铜末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铜末烘干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转筒、燃气喷管、鼓风机,燃气喷管设置在转筒的一端,它能向转筒内喷射天然气,在高温作用下,天然气混合空气燃烧形成一道火柱,在转筒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潮湿的铜末从该进料口倒入,转筒不停地旋转,使得铜末在离心力作用下绕着火柱旋转进行烘干。
但现有技术中的铜末烘干机,由于没有对天然气的喷射轨迹进行限制,结合鼓风机由上朝下的风力,使得火柱上形成有多个径向的向外窜动的火舌,这些火舌接触到铜末表面后,容易灼烧铜末使得铜末表面烧焦发黑,无法回收利用,而这种敞开式的喷射轨迹,使得天然气的燃烧效率也不高,容易造成天然气的浪费,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铜末烘干机,是在上料前由人工对铜末进行湿度检测,根据铜末的湿度来确定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时间,如果湿度较大,则提高天然气的输入量以获得更高的反应温度,同时,降低转筒的转速使得铜末能在转筒中经历更长的传输时间来进行充分烘干,但铜末往往是在不同工序甚至不同工艺的生产线上收集的,在未烘干之前,各个铜末上的湿度不同,检测起来难度很大,如果是对烘干后的铜末进行检测,根据烘干程度向系统进行反馈来调整烘干时间和烘干温度是一种更优选的选项,不过,在现有的烘干机中,很难对铜末表面的湿度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防止铜末烧焦且能确保全部铜末干燥、节能型的铜末烘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铣削铜末烘干机,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支承有转筒,所述转筒倾斜设置,所述转筒包括上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转筒的上料端要高于所述出料端,所述转筒由电机带动旋转,需要烘干的铣削铜末由所述上料端进入转筒,在转筒转动时逐渐翻滚同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所述出料端移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中固定有圆柱状的加热内胆,所述内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转筒的出料端上,所述内胆的上端则固定在所述转筒的上料端,所述内胆内部中空形成有燃烧室,在所述内胆的下端设置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能向燃烧室中喷射空气与天然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天然气与空气的比率为1:10,在所述内胆的下侧面上形成有热风出风槽,燃烧形成的热能由所述出风槽吹放至转筒中,在所述转筒上方设置吸烟罩及鼓风机,吸烟罩用来吸收水蒸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料桶,用于收集烘干后的铜末,在所述出料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当所述出料口转动至与所述料桶的筒口正对时,转筒中的铜末能跌入所述料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转筒中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转筒中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嘴,所述鼓风机用于向所述出料端吹入热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嘴,在所述喷嘴上罩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气腔,所述气腔与所述反应腔连通,在所述气腔的腔口设置有盖板,当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上升到阈值时,能推开所述盖板,在所述气腔中插接有输气管,在所述输气管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混合气体由所述气孔进入所述气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5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智能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连续性好的印刷开槽机进出料自由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