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4948.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摩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缪恩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锁 耐久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属于门锁耐久性检测技术领域,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前端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开关,检测装置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门体,门体左右两外端均连接有门把手,门体外端设有锁孔,检测装置本体上端设有U形架,门把手位于U形架内侧,检测装置本体上端连接有带有安装座的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齿轮,齿轮外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承接杆穿过支撑架,承接杆靠近锁孔的一端开凿有锁紧槽,检测装置本体内底端安装有气缸,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U形架底端穿过检测装置本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耐久性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质量关系到门体的安全性,门锁除本身的基本性能要符合相关标准外,耐久性即寿命也是重要指标,门锁在出厂之前都要对其耐久性能进行检测以防不良品流出市场。
现有技术中对于门锁耐久性的测试工作大都通过人工多次按压门把手和转动锁孔内的钥匙来进行检测,劳动强度较大,测试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门锁耐久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前端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门体,所述门体左右两外端均连接有门把手,门体外端设有锁孔,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端设有U 形架,所述门把手位于U形架内侧,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上端连接有带有安装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外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穿过支撑架,承接杆靠近锁孔的一端开凿有锁紧槽,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底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U形架底端穿过检测装置本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U形架的右侧,所述齿条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穿过检测装置本体和安装座与支撑架后内壁相接触,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U形架内侧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位于门把手的上侧且与门把手相接触,滚筒的设置使得气缸启动后,支撑板带动U形架上下移动下压门把手的过程中,U形架不易与门把手硬性接触,进而保护门把手不易被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内部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均穿过U 形架,所述连接杆穿出U形架的外端连接有螺钉,通过螺钉将连接杆与U形架之间固定,当滚筒长期使用后有所损坏时,操作者可通过将螺钉拧下,更换新的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内壁开凿有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左右两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端套设有滚球,所述滚球与齿条相接触,气缸和支撑板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过程中,滚球的设置减少了齿条与支撑架内壁之间的摩擦,使齿条上下移动过程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承接杆和滚球外端均设有抛光层,减小滚筒与U 形架、承接杆与支撑架以及滚球与齿条之间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U形架与齿条外端均设有耐磨涂层,使气缸和支撑板带动齿条和U形架上下移动过程中,齿条和U形架不易磨损,提高齿条和U形架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提高测试效率。
(2)U形架内侧设有滚筒,滚筒位于门把手的上侧且与门把手相接触,滚筒的设置使得气缸启动后,支撑板带动U形架上下移动下压门把手的过程中,U形架不易与门把手硬性接触,进而保护门把手不易被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摩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摩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4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高可靠快速电源切换装置
- 下一篇:增加既有高填方隧道回填高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