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排污管道冷却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4925.0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滇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885;B29C48/275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排污 管道 冷却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排污管道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有进料箱、设置在进料箱下方且与进料箱相连通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设置有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挤压腔的出料端连接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出料端还连接有脱模腔;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芯模;所述成型腔的壳体外还设置有散热套筒;所述散热套筒和壳体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芯模和壳体之间形成原料通道;所述散热腔内还设置有预冷风管;所述预冷风管一端伸出散热套筒外;所述预冷风管的另一端伸出散热套筒外后与冷凝除湿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采用的一些降温方式有冷却水冷却等,但是这些冷却方式都存在冷却不均匀且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排污管道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排污管道冷却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HDPE钢带增强缠绕排水管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和钢带为原料,通过热挤塑缠绕成型的新型管材。它除了具有普通塑料管所具有的耐腐蚀性好、内壁光滑、流动阻力小等特点以外,还因采用了特殊的钢带“V”字形结构,具有优异的高刚度、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及重量轻、耐冲击性强、不易破损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塑料管道,钢带增强聚乙烯缠绕排水管以其所具有的高环刚度,非常适用于雨水、污水及废水排放系统等排水管道工程领域,使用钢塑复合结构管代替单一的塑料管,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行业革新。新的结构带来了很多好处,如更高的环刚度、更轻的重量以及大大降低了管材成本等。
现有的HDPE管道的生产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进行,先将原料熔融挤出,然后将成型的管材进行降温,目前采用的一些降温方式有冷却水冷却等,但是这些冷却方式都存在冷却不均匀且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排污管道冷却成型装置,解决目前采用的一些降温方式有冷却水冷却等,但是这些冷却方式都存在冷却不均匀且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排污管道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有进料箱、设置在进料箱下方且与进料箱相连通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设置有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挤压腔的出料端连接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出料端还连接有脱模腔;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芯模;所述成型腔的壳体外还设置有散热套筒;所述散热套筒和壳体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芯模和壳体之间形成原料通道;所述散热腔内还设置有预冷风管;所述预冷风管一端伸出散热套筒外;所述预冷风管的另一端伸出散热套筒外后与冷凝除湿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冷风管螺旋盘绕设置在散热腔内;所述预冷风管的两端均从散热套筒的同一侧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除湿机构包括有箱体、真空泵、连接管和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真空泵设置在箱体内一端;所述冷凝管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真空泵相连;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预冷风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波纹;所述冷凝管靠近真空泵一端下部设置有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靠近真空泵一端下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脱模腔的结构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适配;所述脱模腔的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挤压腔将熔融的原料从出料端挤出后,熔融原料进入芯模和成型腔的壳体之间,此时散热套筒能够对成型腔内进行预冷散热,提高冷却成型的效率;
2、散热套筒和成型腔壳体之间形成的散热腔可用于热量的散失,通过预冷风管将冷却风导入散热腔内进行热交换,当空气被加热后,在通过预冷风管进入冷凝除湿机构,将热空气冷凝产生冷凝水,避免热空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滇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滇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4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液态储供氢系统及设置有该系统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方形电芯的称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