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划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3377.X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祝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绿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划痕 装置 | ||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划痕装置,该微生物划痕装置,包括培养皿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设置在培养皿上。还包括主磁铁、滑道和靠近主磁铁的一端设有异性磁铁的磁化刀。所述凹槽开设在培养皿盖上。该微生物划痕装置,通过设置的培养皿主体、培养皿盖、主磁铁、滑道、磁化刀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可将位于培养皿主体中的培养基自由切割。人员通过转动培养皿盖,可以调整磁化刀的切割方向,进而切割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区域。方便人员的观察和实验。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完全使用磁力进行驱动磁化刀移动,相较于传统的开盖切割、或者开设滑槽,通过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切割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抗污染的能力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划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生物分离鉴定的领域中,由于待检测样品多为多种不同菌种或不同亚型微生物的混合物,若要对样品进行准确的鉴定或者后续实验,需要得到较纯的微生物菌落,因此,微生物单菌落分离至关重要。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微生物划痕装置”(专利号:CN201610226902.6),该专利包括培养皿、培养基、储液槽、上盖、加样开口、涂布刷。上述专利安全可靠、操作便捷,且对微生物进行划痕操作时无需开启上盖。
然而,上述专利的切割形状和大小均是固定不变的,在人员使用时,无法根据当时的需要,进行可调节式的切割培养基,人员使用十分不方便。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切割培养基的微生物划痕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生物划痕装置,包括培养皿和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设置在培养皿上。还包括主磁铁、滑道和靠近主磁铁的一端设有异性磁铁的磁化刀。所述凹槽开设在培养皿盖上,所述主磁铁滑动配合在凹槽上。所述磁化刀设置在培养皿内。所述磁化刀滑动配合在培养皿盖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培养皿盖的底部,所述滑道与凹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磁化刀包括辅助磁铁、滑块和刀头。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道上。所述刀头设置在滑块靠近主磁铁的一端上。所述刀头与主磁铁相互吸引。
优选的,所述磁化刀还包括橡胶弹簧和磁化铁。所述磁化铁设置在刀头上。所述磁化铁与主磁铁相互排斥。所述橡胶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顶部内壁相连,另一端与磁化铁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主磁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划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生物划痕装置,通过设置的培养皿主体、培养皿盖、主磁铁、滑道、磁化刀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可将位于培养皿主体中的培养基自由切割。人员通过转动培养皿盖,可以调整磁化刀的切割方向,进而切割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区域。方便人员的观察和实验。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完全使用磁力进行驱动磁化刀移动,相较于传统的开盖切割、或者开设滑槽,通过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切割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抗污染的能力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培养皿主体、2滑道、3磁化刀、4磁化铁、5刀头、6橡胶弹簧、7培养皿盖、8把手、9主磁铁、10辅助磁铁、11凹槽、12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绿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绿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3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微孔滴灌陶瓷打磨治具
- 下一篇:一种含砷废水的处理及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