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级降温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1502.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众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8;F2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级 降温 结构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降温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包括燃烧器、热交换器和燃烧室;该燃烧换热装置还具有燃烧室内壁和燃烧室外壁,该燃烧室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构造形成有空气流动通道;该燃烧室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位于出气孔、以及连接于每一组出气孔下方的引导壁,该引导壁的下端部环周与出气孔下方的燃烧器内壁相连接,该引导壁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出气孔的上方,引导壁与燃烧器内壁之间配合形成有引导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强抽或者强鼓的方式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空气流动通道内,通道内空气能够通过出气孔进入引导通道内并向上运动对上方的燃烧器内壁进行冷却降温,有效降低燃烧室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级降温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烧换热装置通常配备于供暖装置中,供暖装置利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而加热水,并使被加热的水沿着配管循环,从而用于室内供暖或者热水供应;这种燃烧换热装置一般包括:燃烧燃料气体而产生高温的热能的燃烧器,利用所述燃烧器的燃烧热而实现与内部的水加热的热交换器、以及形成于燃烧器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燃烧室。此时,如果产生于燃烧室内部的高温的热能被传递到燃烧室外部,则会导致燃烧室周围装置的热损坏,所以为了防止该情况的发生,需要冷却燃烧室的装置。用于冷却燃烧室的装置中,以往通常使用的结构可以分为:在燃烧室内壁使用绝热材料的干式法(Dry type)和将供暖水配管缠绕在燃烧室外壁的湿式法(Wet type)。所述干式法需要使用绝热材料,所以会提高燃烧室的制造成本,并且即便使用绝热材料,也存在燃烧室的冷却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所述湿式法的热效率高于干式法的热效率,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可能在燃烧室内壁产生冷凝水,且如果以铜管材料制成,则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如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使用抗冷凝水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则存在制造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级降温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通过位于燃烧室内壁上的至少一组出气孔、以及位于每组出气孔下方的引导壁,两者构造形成用于引导空气向上流动的引导通道,从而实现对燃烧室内壁的分段降温,有效保证燃烧室内壁的温度,避免过热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级降温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包括:
燃烧器;
热交换器;
燃烧室,形成于燃烧器与热交换器之间;
所述燃烧换热装置具有:
燃烧室内壁,其环绕设置于燃烧室的外侧;
燃烧室外壁,环绕设置于燃烧室内壁的外侧;
所述燃烧室内壁与所述燃烧室外壁之间构造形成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空气流动通道;
所述燃烧室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位于出气孔、以及连接于每一组出气孔下方的引导壁,该引导壁的下端部环周与出气孔下方的燃烧器内壁相连接,该引导壁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出气孔的上方,所述引导壁与燃烧器内壁之间配合形成用于引导空气沿着燃烧器内壁向上运动的引导通道,该出气孔为引导通道的空气入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器内壁对应燃烧器处设置有用于与燃烧器之间流动间隙的折弯部。
进一步设置为:同一组出气孔为位于引导壁下端部上方的至少一个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壁为环状结构,该引导壁与燃烧室内壁之间配合形成引导通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壁的两端分别与燃烧室内壁相连接,该引导壁与燃烧室内壁之间配合形成引导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众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众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1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级绝热结构的燃烧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舌自动装配机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