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1474.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升;张诗尧;谷慧;史东洋;金海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10/05;H01M10/00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构件 连接板 极耳 二次电池 电极单元 电极组件 转动连接 内腔 开口 本实用新型 侧壁延伸 顶盖组件 弯折连接 相对设置 折回 两侧壁 折断 减小 壳体 转动 覆盖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连接构件包括本体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本体板的侧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本体板转动连接。二次电池包括上述的连接构件、具有开口和内腔的壳体、覆盖于所述开口的顶盖组件和位于所述内腔的电极组件,且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单元和极耳,沿长度方向(X),所述电极单元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所述极耳从所述侧壁延伸出,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极耳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构件的第一连接板与连接构件转动连接,因此只需要转动第一连接板即可,解决了在弯折连接构件时容易将连接构件折断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将极耳折回,进而减小了二次电池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方形矮电池的顶盖设计可预先将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其连接构件与电极组件铜铝集流体在进行超声焊接之后,需将连接构件折回以节省较多的空间。在量产阶段,弯折连接构件工艺一直以来都是阻挠方形矮电池实现工业化的障碍,因此改善连接构件的设计,降低弯折连接构件的难度也成为研发的重要一环。目前,新型连接构件设计主要是在连接构件的弯折处进行开槽设计,改善了弯折连接构件的困难程度,但是,在弯折的过程中容易将连接构件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解决了在弯折连接构件时容易将连接构件折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连接构件,包括本体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本体板的侧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本体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板的侧部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部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高度方向(Z),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第一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止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设置两个,沿高度方向(Z),两个所述第一轴孔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轴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轴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本体板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于所述本体板弯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和内腔;
顶盖组件,覆盖于所述开口;
电极组件,位于所述内腔,且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单元和极耳,沿长度方向(X),所述电极单元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所述极耳从所述侧壁延伸出;和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为上述的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极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两个所述电极单元,两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各所述侧壁均延伸出所述极耳;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两个,沿厚度方向(Y),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板的两侧;
沿厚度方向(Y),位于两个所述电极单元同侧的所述极耳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1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连接片
- 下一篇:电池组件、用电设备和可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