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1310.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练马林;周善超;李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56;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电池 定向 放电 管理 共用 管理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解决电池组在取出时容易遭到损坏以及不利于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在壳体内的底面设滑槽,该滑槽从框体处延伸至插接件处,所述电池组与控制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轨,电池组与控制件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接入口与插接件连接,电池组与控制件的接触端封闭接入口;电池组与电池组之间的间隔为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正对固定板与竖向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利于散热、取出方便、增加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部分,在我国信息传递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用户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通信业务量的增长,移动通信基站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已经刻不容缓。蓄电池是保障通信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关键设备,传统基站蓄电池建设成本是开关电源建设成本的3倍左右,因此加强蓄电池的管理,改善其使用状况,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节能减排与低成本运营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联系。
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电池共用管理器应用于通信基站建设,电池共用管理器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和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的多个电池组,电池组与电池组之间设有限位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由于电池组为长条形且电池组两侧只有限位块进行限位,在取出电池组时,电池组容易卡在壳体内,或者和壳体有一些磕磕碰碰,使用者往往使用蛮力将其取出,长期以往容易损坏电池组,另外,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现有技术中电池组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隔,该间隔通常用于散热,但用于限位的限位块位于散热通道内,不利于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解决取出电池组时,电池组容易卡在壳体内,或者和壳体有一些磕磕碰碰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块位于散热通道内,不利于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的多个电池组、控制件,所述电池组与控制件均为长条形;
所述壳体前侧设有用于引入电池组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横向连杆和竖向连杆,所述竖向连杆的上端连接横向连杆,下端连接壳体底部,横向连杆和竖向连杆形成接入口,所述竖向连杆设有第一散热孔;
所述壳体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连接的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的插接件,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散热孔;
壳体内的底面设滑槽,该滑槽从框体处延伸至插接件处,所述电池组与控制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轨,电池组与控制件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接入口与插接件连接,电池组与控制件的接触端封闭接入口;电池组与电池组之间的间隔为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正对固定板与竖向连杆。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组为长条形且电池组两侧只有限位块进行限位,在取出电池组时,电池组容易卡在壳体内,或者和壳体有一些磕磕碰碰,使用者往往使用蛮力将其取出,长期以往容易损坏电池组,另外,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电池组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隔,该间隔通常用于散热,但用于限位的限位块位于散热通道内,阻碍空气流动,不利于散热。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电池定向充放电管理的电池共用管理器,用滑槽与滑轨的连接方式替换限位块限位,则散热通道没有限位块,使得空气流通速度变快,更利于散热,增加电池组使用寿命。在取出电池组时,由滑槽与滑轨进行限位,避免电池组容易卡在壳体内,或者和壳体有一些磕磕碰碰,取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左侧壁还设有滑槽,所述控制件的左侧还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轨,所述控制件连接于壳体的左侧,且与壳体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1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