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采血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0934.2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木乾坤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真空采血管采血后隔菌密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所述采血管顶端开口内套接有限位盖,所述采血管内壁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密封塞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套接在采血管内,所述密封塞底部开设有开口槽和环形槽,所述开口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针孔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弹簧管。该真空采血管采用间隔机构,避免了采血针表面携带的细菌病毒对血液样本的污染,采血完成之后,其输入端口错位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作为一种负压真空玻璃管,配合静脉采血针对血液样本进行采集,以便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作为医疗卫生领域一种专门用于采血储样的器皿,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由于真空采血管需要配合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当静脉采血针表面附着有细菌时,现今的采血管无法阻隔细菌,很容易造成血液样本被污染,且采血完成之后,针孔对采血管造成创口过大时容易导致血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其密封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采血管,解决了真空采血管采血后隔菌密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所述采血管顶端开口内套接有限位盖,所述采血管内壁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密封塞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套接在采血管内,所述密封塞底部开设有开口槽和环形槽,所述开口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针孔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一端与储样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样管固定套接在采血管内,所述储样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柱形块。
所述柱形块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底部与储样管内套接的固定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通槽内套接有针头塞,所述针头塞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固定垫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针头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套接在通槽顶部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针头塞内镶嵌有L形针管,所述L形针管的一端贯穿限位垫并延伸至弹簧管内,所述L形针管的另一端与通槽内壁的右侧活动搭接,所述通槽内壁的右侧镶嵌有L形输液管,所述L形输液管的一端贯穿通槽内壁的右侧且与L形针管的另一端搭接,所述L形输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垫且与储样管的内部相通。
所述储样管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孔内套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覆盖在采血管内壁开设的采样通孔的一端,所述采样通孔的另一端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柱形块的高度与开口槽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L形针管延伸出限位垫的长度是针孔槽顶部到密封塞顶部距离的1.2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盖上开设的开口直径是密封塞直径的0.8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L形针管另一端端口到针头塞底部的距离与L形输液管一端到固定垫顶部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簧管是软性PVC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采血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真空采血管采用间隔机构,在采血过程中,静脉采血针与内部存储血液样本的空间不直接接触,避免了采血针表面携带的细菌病毒对血液样本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木乾坤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水木乾坤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0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吸引管
- 下一篇:一种妇科临床用高效型阴道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