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40533.7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奎;马鹏;杨贵勇;徐海涛;张忠;李晓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采用排桩与挡土板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基坑支护结构渗水问题,涉及支护技术领域。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侧壁间隔设置的支护桩,还包括挡土板;所述支护桩上开设有与所述挡土板配合的卡槽,所述挡土板通过所述卡槽插装在所述支护桩之间形成密闭的支护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后,可以不在单独添加止水帷幕,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价不断攀升,为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地下商场、停车场等已成为标配。在修建地下结构物时,需要开挖地下土,则有地下基坑工程。城市地下工程常存在市政管线、公路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而普通钢板桩支护存在基坑变形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的问题,因此,现基坑支护常采用排桩支护形式。
为了控制桩间漏土问题,现有的基坑支护的桩间距较小,通常只有0.5m,支护桩数量多,由于支护桩间隔设置,会存在基坑渗水问题,从而需要单独设置封闭式隔水帷幕,这既影响工程工期,还导致工程造价高。基坑支护主要受力特征为水平土压力,相对于竖向土压力而言,基坑支护所受荷载更小,因此如何更加经济高效的实现基坑工程排桩支护是工程运用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排桩与挡土板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基坑支护结构渗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侧壁间隔设置的支护桩,还包括挡土板;所述支护桩上开设有与所述挡土板配合的卡槽,所述挡土板通过所述卡槽插装在所述支护桩之间形成密闭的支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板上设置有吊孔。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板下端呈锥形设置以形成切入部。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挡土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层、中间层以及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层内均设有由横向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组成的钢筋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层表面为挡土面;所述第一加强层内的横向受力筋与所述第二加强层内的横向受力筋条数相同,所述第二加强层内的纵向受力筋条数大于所述第一加强层内的纵向受力筋条数。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贯穿所述支护桩侧面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挡土板插接在支护桩卡槽形成密闭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对桩间土体进行了有效约束,减小了基坑降水或者渗流带走砂子引起管涌的风险,且挡土板可以重复利用,在采用此组合支护形式下,可以不在单独添加止水帷幕,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护桩设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土板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土板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土板俯视图;
图中所示:1.支护桩,2.挡土板,3.基坑,11.卡槽,21.吊孔,22.切入部,23.第一加强层,24.第二加强层,25.中间层,26.横向受力筋,27.纵向受力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0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磁铁切割触发电子礼花燃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