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基座自润滑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9688.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梁国正;王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立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8 | 分类号: | F16C33/08;F16C33/10;F16C33/12;F16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座 润滑 轴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基座自润滑轴套包括轴套本体;轴套本体两端分别接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轴套本体润滑铜粉层、钢板层、环氧结构胶层、含氟层聚酰亚胺薄膜层、导热胶层、散热层、氧化锌层;散热层包括多孔纤维、气凝胶;多孔纤维位于气凝胶中;多孔纤维包括带孔纤维、多孔纤维胶层;多孔纤维胶层位于带孔纤维外表面;多孔纤维胶层的孔中设有石墨烯层结构;润滑铜粉层、钢板层、环氧结构胶层、含氟层聚酰亚胺薄膜层、导热胶层、散热层、氧化锌层依次设置,基座没有安装孔;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之间设有加强杆;提高自润滑轴承优异散热性能的同时,可以发挥弯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基座自润滑轴套。
背景技术
自润滑轴承由于适合于润滑不可靠或不可能之处而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单一材料的自润滑轴承轴套一般有铜粉末治金和塑料两种结构。铜粉末冶金结构强度比较低,难以适合高载荷的工作条件,在跑合期还很容易造成拉伤。在钢板背面采用高分子保护可以提高自润滑轴承寿命,但是带来了散热难题。发明人之前公开了一种散热轴套,提高了板材散热效果,利用铜颗粒解决氟材料与钢板结合力的问题,但是此结构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铜颗粒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对氟材料进行稳定,最主要的是烧结铜颗粒至钢板上的时候会对润滑铜粉产生较大影响,因为润滑铜粉的性能是轴承板材的核心,因此必须先烧结润滑铜粉,在其检验合格后再烧结铜颗粒,这样会产生润滑铜粉二次烧结,影响润滑性能,加大降低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基座自润滑轴套,通过结构设计以及思路创新的协同作用,使得双基座自润滑轴套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层间稳定性,尤其是散热性能优异,有效提高了双基座自润滑轴套的使用性能、应用范围,可用于高端自润滑轴承的制备。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基座自润滑轴套,所述双基座自润滑轴套包括轴套本体;所述轴套本体两端分别接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所述轴套本体包括润滑铜粉层、钢板层、环氧结构胶层、含氟层聚酰亚胺薄膜层、导热胶层、散热层、氧化锌层;所述散热层包括多孔纤维、气凝胶;所述多孔纤维位于气凝胶中;所述多孔纤维包括带孔纤维、多孔纤维胶层;所述多孔纤维胶层位于带孔纤维外表面;所述多孔纤维胶层的孔中设有石墨烯层结构;所述润滑铜粉层、钢板层、环氧结构胶层、含氟层聚酰亚胺薄膜层、导热胶层、散热层、氧化锌层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基座没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基座没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设有折边。
本实用新型中,双基座自润滑轴套本体由双基座自润滑轴套板材常规卷曲制备,为圆柱形结构,常规焊接在基座上,轴套本体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焊接连接;两个基座分别设置安装孔与现有其他部件连接,设置基座避免轴套直接连接可以提供缓冲从而增加轴套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在两个基座之间设置加强杆,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从而增加轴套的力学性能,在转动时保持轴套不变形,加强杆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基座结合,利于调整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基座是为了将轴承套本体安装在现有支架上,如果采用之前常规的开孔螺丝或者螺栓安装,存在轴承运行长时间后安装会松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常规螺丝安装,创造性的在基座四周设置折边,该折边背向轴套本体,从而使得基座呈开口背着轴套本体的盒状结构,从而在与现有支架结合时,将折边套在支架上,采用法兰或者周圈紧固夹固定,较开孔螺丝固定稳定得多,优选的,在折边内侧壁设有厚度为0.5~0.6毫米的橡胶层,进一步缓解轴承运行带来的震动。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折边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胶层的厚度为0.6~0.7微米,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粘接性,另一方面可以将热量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立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立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9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压式尼龙管接头压接机
- 下一篇:一种无砟轨道用多级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