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井下环境的智能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7608.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9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晴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井下 环境 智能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井下环境的智能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安装座、智能组件,所述井盖本体一侧设置为光滑面,安装座设置在另一侧;在井盖本体上设置有长条状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均匀设置有多组;在井盖本体上设置有环形的移动槽,安装座安装在移动槽中;所述智能组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呈弧形结构,其弧形圆形与移动槽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智能组件包括供电电源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检测组件相互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的支撑组件对井盖下方环境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测井下环境的智能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现代意义的井盖具有更为广阔的定义。燃气管道井、通信电缆井、污水管道井等已经广泛的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和道路畅通都需要用到井盖。
目前井盖的管理解决方式多为人工排查,人工工作的维护、防盗、排查补救工作效率不高,且对井道内具体情况不能实时掌握,可能会延误信息,无法及时作出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井下环境的智能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井下环境的智能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安装座、智能组件,所述井盖本体一侧设置为光滑面,安装座设置在另一侧;在井盖本体上设置有长条状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均匀设置有多组;在井盖本体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移动槽,安装座安装在移动槽中;所述智能组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呈弧形结构,其弧形圆心与移动槽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智能组件包括供电电源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检测组件相互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沿着弧形边设置有驱动块,在井盖本体内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移动槽相互连通;所述驱动块设置在转动槽中,且驱动块与转动槽相互卡住;驱动块通过连接块与安装座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块与从移动槽中穿过。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中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转动槽槽底设置有连续的齿带,所述驱动齿轮与齿带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中设置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呈环形结构,且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带分别设置在移动槽两侧;在驱动块上配合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带卡在定位槽中,在定位带顶端均匀镶嵌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漏水孔设置在井盖本体的中间部位,且漏水孔与安装座相互错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的支撑组件对井盖下方环境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有效,及时将检测的数据反馈到终端,从而方便使用者了解井道内部的具体情况,方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作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井盖本体;11、漏水孔;12、移动槽;13、齿带;14、转动槽;15、定位带;16、滚珠;2、安装座;21、驱动块;22、驱动齿轮;23、连接块;24、定位槽;3、智能组件;31、供电电源;32、检测组件;3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7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线打花机用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皮革的手工裁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