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以及相应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7480.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计新;新田良弥;白石启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49/00;B21D37/1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44526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耳部 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 冲压模具 冲压 冲压面 连接区 限位面 接极 继电器 一体成型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以及相应的冲压模具,接极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一端的凸耳部;其中,凸耳部与主体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凸耳部连接在主体部一侧的连接面上,在连接面上包括用于与凸耳部连接的连接区,连接区的宽度等于连接面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一冲压面以及第二冲压面形成冲压空间,从而使得冲压出的凸耳部与主体部的连接面积更大,连接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以及相应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接极子为汽车继电器用部件,其用量非常大,接极子一般包括主体部11以及连接在主体部11一侧的凸耳部12,接极子通过凸耳部12卡接至继电器衔铁上,随衔铁运动以使得相应的触点接触或断开,由于凸耳部12的形状非常小,同时请参照图1,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接极子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凸耳部12采用冲头直压的方式,凸耳部12的结构以及凸耳部12与主体部11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强度低,使得接极子在冲压制造后,经过后续的去毛刺研磨、热处理或电镀等工序会产生变形、扭曲,导致电性接触不稳定,影响继电器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故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以及相应的冲压模具,冲压模具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一冲压面以及第二冲压面形成冲压空间,从而使得冲压出的凸耳部与主体部的连接面积更大,连接强度更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凸耳部采用冲头直压的方式,凸耳部的结构以及凸耳部与主体部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强度低,使得接极子在冲压制造后,经过后续的去毛刺研磨、热处理或电镀等工序会产生变形,扭曲,从而影响继电器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凸耳部;
其中,所述凸耳部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耳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连接面上,在所述连接面上包括用于与所述凸耳部连接的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面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连接面上连接有多个所述凸耳部,所述凸耳部包括用于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连接侧,所述连接侧的长度等于所述连接区的长度,所述连接侧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区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连接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凸耳部,沿所述连接面的延伸方向,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凸耳部端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耳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成弯折结构,所述凸耳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面的对向区域内的第一分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面的对向区域之外的第二分部;
所述第一分部靠近所述第二分部一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厚度,所述第二分部靠近所述第一分部一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厚度。
其中,所述凸耳部为块状,所述第一分部包括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分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外侧,所述斜面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二分部的一端边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分部的最小厚度与宽度的比值介于1/2~3/4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制造上述用于继电器的接极子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下模座和冲头,在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所述冲头相对应的避位槽;
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凸耳部的一端延伸在所述避位槽内;
在所述避位槽内靠近所述凸耳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在所述冲头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对的第一冲压面,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对的第二冲压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冲压面以及所述第二冲压面之间形成冲压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7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寿命长易拆装维修的模块化电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单相一体式继电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