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7053.5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洪伟;董发志;蔡智才;曾炳杰;熊成彪;李艾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7/04;A01C23/04;H04W4/38;H04W4/7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平台 远程 智能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喷灌装置、光照装置、联网操作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箱体设有控制室、用于储水的储水室和用于储营养液的储液室,控制室内设有三通管、第一微型水泵、第二微型水泵、用以控制第一微型水泵启停的第一电磁继电器、用以控制第二微型水泵启停的第二电磁继电器、用以控制光照装置启闭的第三电磁继电器,第一微型水泵和第二微型水泵分别安装在储水室和储液室的出水管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绿植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的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舒适的家居和办公环境能够给予人们温馨感、幸福感。养殖绿植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绿植不仅能够点缀环境,还能够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但是很多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绿植,难以满足绿植对水分、营养、光照的需求,从而影响了绿植的寿命和品质,如果遇上长期外出,还有可能导致绿植死亡。因此,绿植养殖系统应运而生。
目前,现有的一些绿植养殖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自动浇水,一些远程控制的养殖系统也只是浇水的远程控制,智能化程度较低。并且这些绿植养殖系统普遍价格昂贵,普及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能够对绿植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的养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包括: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喷灌装置、光照装置、联网操作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箱体设有控制室、用于储水的储水室和用于储营养液的储液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三通管、第一微型水泵、第二微型水泵、用以控制第一微型水泵启停的第一电磁继电器、用以控制第二微型水泵启停的第二电磁继电器、用以控制光照装置启闭的第三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微型水泵和第二微型水泵分别安装在储水室和储液室的出水管上;所述箱体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横向连接有横杆,所述联网操作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设于控制室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设于支撑杆的外壁,所述喷灌装置和光照装置设于所述横杆的下方,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柔性导线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均与主控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物联网平台通信连接,所述联网操作模块与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喷灌装置通过水管连接三通管的一端,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储水室和储液室的出水管,所述主控模块与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和第三电磁继电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室为封闭结构,所述储水室和储液室的顶面开口。
优选的,所述储水室和储液室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顶面开口的盖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铰接在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为Arduino控制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控制室内,用于为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供电。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监控绿植的生活环境状态,并可以进行相应的养殖操作,养殖操作可以自动进行或通过物联网平台远程进行,保证了绿植在无人养护状态下的安全生存,增加了用户的体验,从而能够对绿植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的养殖,具有操作简单、体验感强、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远程智能绿植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7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