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35862.2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龙;费冬;邓鹏;朱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陆岩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油藏 量油筒 注气 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恒温水浴箱 岩心夹持器 依次连接 控制阀 量水筒 回压 流量计 高压氮气瓶 活动支撑台 处理系统 底部连接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 活塞容器 理论指导 气体计量 岩心模型 出液口 干燥瓶 恒压泵 净化罐 围压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泵、活塞容器、岩心夹持器、回压控制阀和量油筒,述回压控制阀与高压氮气瓶连接,岩心夹持器位于恒温水浴箱中且还连接有围压泵,恒温水浴箱位于活动支撑台;量油筒顶部连接有由干燥瓶、流量计和净化罐依次连接的气体计量处理系统;量油筒底部连接有U型管,U型管另一端出液口位于量水筒,量水筒和量油筒位均位于电子天平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其岩心模型位于恒温水浴中且可以改变倾角,可以模拟缝洞型油藏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角度下的注气驱替开采过程,从而为现场确定缝洞型油藏开采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缝洞型油藏在全世界油气资源储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规模大、储量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国内外均属难开采油藏,采用常规的注水开采时容易出现“阁楼油”,在线洞体构造高部位存在大量剩余油,采收率低,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尝试注气开采,通过注入氮气、CO2等气体极大地提高了采收率,其开采过程受注入气量、注入角度等影响,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较少,相关的实验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中国申请专利CN201720796341.3公开了一种模拟缝洞型油藏注水、注气驱替油的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但是模型固定,无法进行多倾斜角度实验对比,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深入理论研究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泵、活塞容器、岩心夹持器、回压控制阀和量油筒,所述回压控制阀与高压氮气瓶连接,用于控制实验时回压压力,所述岩心夹持器中设置有缝洞型油藏模型,所述岩心夹持器周侧面还连接有围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容器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岩心夹持器位于恒温水浴箱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岩心实验的温度,所述恒温水浴箱位于活动支撑台上,活动支撑台用于调整岩心夹持器的倾斜角;所述量油筒顶部连接有气体计量处理系统,所述气体计量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燥瓶、流量计和净化罐,驱替后的气体与油品接触会含有一定量轻烃,可以还净化罐中设置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当然还可以根据驱替气体组分选择适当的净化剂,如当驱替气体中含有H2S可以选择碱液吸收避外排时免污染空气;所述量油筒底部连接有U型管,所述U型管另一端出液口位于量水筒正上方,所述量水筒位于第一电子天平上,所述量油筒位于第二电子天平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撑台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和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底部固定于底板上,顶部铰接于顶板底部,所述千斤顶设置有三个且不在同一水直线上,通过调整三个千斤顶高度,可以调整顶板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替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其岩心模型位于恒温水浴中且可以改变倾角,可以模拟缝洞型油藏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角度下的注气驱替开采过程,从而为现场确定缝洞型油藏开采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活动支撑台示意图;
图中,恒压泵1、活塞容器2、储油活塞容器21、储水活塞容器22、驱替气活塞容器23、岩心夹持器3、回压控制阀4、量油筒5、高压氮气瓶6、缝洞型油藏模型7、围压泵8、恒温水浴箱9、活动支撑台10、底板101、千斤顶102、顶板103、气体计量处理系统11、干燥瓶111、流量计112、净化罐113、U型管12、量水筒13、第一电子天平141、第二电子天平14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5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