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废水自回用及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3385.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厚科;阮仁晖;王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格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水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自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其中,脱硫塔与降污除氯模块相连接;电化学氧化模块包括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电芬顿氧化系统和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降污除氯模块分别与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电芬顿氧化系统和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相连接;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处引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脱硫塔相连接,第一支路通过絮凝剂再生模块与降污除氯模块相连接;电芬顿氧化系统与膜处理模块相连接,膜处理模块或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处引出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与脱硫塔相连接,第四支路通过蒸发模块与脱硫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多级可控高效处理高氯废水,实现自回用与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自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近年来的发电用煤占到了动力用煤的60%左右,燃煤电厂广泛采用湿法脱硫处理工艺,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目前脱硫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认仍是一个难题。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几下几大类:(1)通过化学、机械方法分离可沉淀的杂质;(2)通过离子交换法处理脱硫废水;(3)通过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4)通过蒸发法式处理脱硫废水。以上几种方式和他们的组合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对氯离子不能有效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高浓度氯离子对金属设备和管道具有腐蚀作用,威胁生产安全,影响正常运营;且脱硫废水自会用率低,造成脱硫塔水耗较高,在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无法广泛推广应用。
申请公布号为CN 108821407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方法。该专利通过[Fe2Cln(SO4)3-n/2]m、丙烯酸酰胺为添加剂,通过絮凝原理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不能有效去除氯离子。
申请公布号为CN 10831411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相变闪蒸结晶零排放系统及脱硫废水处理方法。该专利通过先蒸发再冷凝的方式将脱硫废水中的淡水与盐高效分离,但如果脱硫废水全部用这种方法处理,系统能耗较高。
申请公布号为CN 10872678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脱硫废水处理方法。该专利通过预处理池、沉降池、高级氧化处理器、电催化氧化反应器依次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悬浮颗粒物、还原性物质、有机物,但不能有效去除氯离子和可溶性盐,无法作为脱硫浆液补充水或除雾器冲洗水回用脱硫塔,只能外排,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自回用及零排放系统,解决现有脱硫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脱硫废水自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包括:脱硫塔、降污除氯模块、电化学氧化模块、膜处理模块、蒸发模块和絮凝剂再生模块,所述脱硫塔与降污除氯模块相连接;
所述电化学氧化模块包括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电芬顿氧化系统和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
所述降污除氯模块分别与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电芬顿氧化系统和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相连接;
所述多孔管式三维膜电极处引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脱硫塔相连接,第一支路通过絮凝剂再生模块与降污除氯模块相连接;
所述电芬顿氧化系统与膜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膜处理模块处引出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与脱硫塔相连接,第四支路通过蒸发模块与脱硫塔相连接;
所述2.5维电催化+吸附系统与膜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膜处理模块处引出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与脱硫塔相连接,第四支路通过蒸发模块与脱硫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格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格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3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通道闸
- 下一篇:一种双风机三出风的风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