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2908.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周亚奇;张力;刘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稳定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安装在外箱体内的脱水内筒,脱水内筒的底部设有排料口以及将排料口封闭的可开闭阀门组件,排料口的下方设有用于对底泥进行稳定化处理的稳定化处理组件。该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提高操作简便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河湖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污染沉积于底泥中,成为严重的二次污染源,当环境发生一定变化时,会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带来源源不断的污染。针对污染河湖底泥,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为疏浚法,即通过将污染底泥疏浚到地面上,再进行后续处理。
疏浚法通过清除污染底泥,可有效快速解决河湖底泥污染问题,但其疏浚出的底泥大多含水率高,且大量重金属等污染物仍遗留于活性底泥中,因此如何处置疏浚出的底泥至关重要。目前对底泥进行处理方式主要是对底泥依次进行脱水处理和稳定化处理,常见的底泥脱水处理多采用机械压滤脱水或自然干化,压滤脱水存在压滤机操作流程较多,能耗高,脱水效果一般等缺点;采用自然干化则占地面积大,脱水时间长等缺点。而对脱水后的底泥进行添加药剂进行稳定化处理时,大多采用挖掘机直接翻转等方式,存在药剂拌和不均匀、稳定化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并且,现有技术对在对底泥进行脱水处理后,需要人工将脱水后污泥转运至稳定化处理设备,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处理效率低、设备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提高操作简便性的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泥脱水稳定化处理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安装在外箱体内的脱水内筒,所述脱水内筒的底部设有排料口以及将所述排料口封闭的可开闭阀门组件,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设有用于对底泥进行稳定化处理的稳定化处理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脱水内筒包括绕竖直轴线转动安装在外箱体内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上端开口的内腔,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排料口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所述内腔的四周侧壁上设有滤布,所述滤布的滤孔孔径小于所述滤水孔的孔径。
所述可开闭阀门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安装在筒体底部并能绕铰接轴线转动封闭或者打开所述排料口,所述挡板连接有用于驱动挡板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稳定化处理组件包括螺旋推进搅拌器,所述螺旋推进搅拌器包括外筒和转动安装在外筒中的螺旋刀片。
所述螺旋刀片分为沿输送底泥方向依次相接的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螺旋刀片的刀片间距大于后段的螺旋刀片的刀片间距。
所述外筒上安装有一个以上用于向外筒内添加药剂的加药仓,所述加药仓的出口与外筒的内腔连通。
所述外筒与外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外箱体为仅顶部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外箱体的顶部盖设有将外箱体顶部开口密封的可揭密封上盖。
所述外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2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潜孔锤钻机钻杆的防尘罩